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模拟试卷(四)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31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模拟试卷(四)已经整理好,里面包含多种题型,还有专业的答案解析!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统计上划分城乡是以(  )为基本单位,以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为对象。

    A居委会和村委会

    B城区和乡村

    C居委会和城区

    D村委会和乡村

  • 2. 住户收支的调查对象是(  )

    A住户成员

    B常住成员

    C从业人员

    D住户不再供养的在外学生

  • 3. 我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  )。

    A在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B在境内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C在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

    D在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 下表是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请根据此表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2006年1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为7.9718)

    4. 已知我国2006年最终消费支出为110413.2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94103.2亿元,则根据上表计算的2006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

    A187862.3

    B221170.5

    C211808.1

    D222107.6

  • 5. 某地为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属于(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 6. 在10年内进行两次统计普查的是( )。

    A水利普查

    B人口普查

    C经济普查

    D农业普查

  • 7. 我国将统计基本单位划分为(  )。

    A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B行政机关与企业、事业单位

    C母公司与子公司

    D企业总部与分部

  • 8. 我国统计单位不包括(  )。

    A法人单位

    B产业活动单位

    C个体经营户

    D住户

  • 9. 《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中,公有经济包括(  )。

    A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B港澳台经济

    C外商经济

    D私有经济

  • 10. 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

    A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B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D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

  • 11. 农、林、牧、渔业属于(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 12. 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是()

    A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B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C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D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

  • 13. 经济普查以从事()产业的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

    A第一、第二和第三

    B第二、第三

    C第二

    D第三

  • 14.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0.Z.S.V)组成。

    A10

    B12

    C14

    D18

  • 15. 《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将全部企业划分为(  )个大类

    A5

    B18

    C3

    D8

  • 16.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职权()。

    A其他机关和社会团体发现统计资料中的错误,可以自行修改

    B地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人员发现统计资料中的错误,可以自行修改

    C其他人员发现统计资料中的错误,可以自行修改

    D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 17. 根据《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 )不属于非公有经济。

    A私有经济

    B港澳台经济

    C外商经济

    D集体经济

  • 18. 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 19. 根据统计设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指标、分类标准和调查方法,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过程中的()阶段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 20. 按照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首先将我国地域划分为(  )。

    A城市和农村

    B城市和乡村

    C城镇和乡村

    D城镇和村庄

  • 1. 大型工业企业必须具备(  )。

    A固定资产4000万元及以上

    B从业人员2000万元及以上

    C营业收入30000万元及以上

    D营业收入40000万元及以上

    E从业人员1000人及以上

  • 2. 个体工商户成为工业产业活动单位的条件是()。

    A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B领取《营业执照》

    C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

    D独立法人

    E有合伙人

  • 3. 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管理体制应当是集中统一的

    B统计制度和标准应当是统一的

    C统计工作应当由政府综合统计机构来统一完成

    D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

    E统计执法检查权应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行使

  • 4.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

    A男性人口数

    B单位成本

    C消费率

    D人口密度

    E产业比重

  • 5. 大型住宿和餐饮企业必须具备(  )。

    A营业收入10000万元及以上

    B总产值30000万元及以上

    C从业人员数3000人及以上

    D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

    E从业人员数300及以上

  • 6. 以下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A男女性别比例

    B人均工资

    C能源消费量

    D平均人数

    E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 7.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中企业划分指标是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主要指标有( )。

    A从业行业

    B从业人员

    C营业收入

    D资产总额

    E营业利润

  • 8. 统计设计环节主要指对(  )的设计。

    A统计指标

    B统计标准

    C统计方法

    D调查单位库

    E生产系统

  • 9. 物量指数的编制方法有()。

    A用价值指数减去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

    B用价值指数除以物价指数来间接编制

    C用物价指数除以价值指数来间接编制

    D用帕氏指数来直接编制

    E用拉氏指数来直接编制

  • 10. 对于一组数值型数据,根据所有变量值计算的平均数,称为数值型平均数,包括()。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 11.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规定,以法人企业作为划分规模的对象。下列指标中可作为划分依据的有(  )

    A从业人员

    B企业类型

    C产量

    D资产总额

    E营业收入

  • 12. 现有人口包括()。

    A居住在本地,暂时外出的人口

    B在本地居住的人口

    C外来暂住人口

    D在外地居住的人口

    E户口在本地而居住在外地的人口

  • 13. 某公司于2008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10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09年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5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6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各项,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A折旧

    B专利权

    C商誉

    D土地使用权

  • 14. 国民经济核算把物价和物量的综合概念扩大到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A公共服务

    B劳动报酬

    C固定资本消耗

    D生产税

    E营业盈余

  • 15. 标准差系数是()。

    A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值

    B可衡量平均指标不同的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大小

    C标准差和平均数的比值

    D用相对数表现的标志变动度指标

    E离散系数

  • 16. 收入法增加值的组成部分包括()。

    A固定资产折旧

    B劳动者报酬

    C生产税净额

    D营业盈余

    E净出口总额

  • 17. 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包括()。

    A家务劳动者

    B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就业人口

    C16岁以上的劳动人口

    D失业人口

    E全体人口

  • 18. 若全国居民消费总支出为80120.5亿元,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支出21114.9亿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59005.6亿元。若求比例相对指标,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B不同总体中某部分数值/不同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C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

    D21114.9/59005.6

    E21114.9/80120.5

  • 19. 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个或几个分组变量将总体划分为几个组。它()。

    A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的

    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

  • 20. 依照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关于统计上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非公有控股经济包括()。

    A私人控股

    B国有合资控股

    C集体控股

    D港澳台商控股

    E外商控股

  • 1. 农业普查每l0年进行两次,在逢l和6的年份实施。

    A

    B

  • 2. 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A

    B

  • 3.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

    B

  • 4. 农村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一年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A

    B

  • 5. 对统计单位按照在地统计原则调查,对含有多个法人单位的多法人联合体,应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A

    B

  • 6. 有关公路、水路、港口运输统计由交通部、公安部负责。()

    A

    B

  • 7. 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平均数的大小仅取决于变量值,因此将变量值称作为权数。()

    A

    B

  • 8. 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其成立时间填恢复设立的时间。()

    A

    B

  • 9. 统计单位是指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单位。()

    A

    B

  • 10. 在住宿业中,从业人员在10人~100人、营业收入在100万元~2000万元间的企业属于微型企业。()

    A

    B

  • 11. 统计调查主要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有时也包括对次级资料的收集。()

    A

    B

  • 12. 平均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A

    B

  • 13. 统计分析是建立在丰富统计资料基础上的,它是要用数字来“说话”的。()

    A

    B

  • 14. 个体经营户是指个体工商户。

    A

    B

  • 15. 由两个时期数列的对应项相对比而产生的新数列仍然是时期数列。()

    A

    B

  • 16. 经济普查对其普查范围内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个体经营户则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A

    B

  • 17.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小。()

    A

    B

  • 18.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和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A

    B

  • 19. 我国规定,进出口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离岸价格(FOB)统计,出口货物按到岸价格(CIF)统计。()

    A

    B

  • 20. 统计用区划12位代码中第二段三位数表示居委会或村委会。()

    A

    B

  • 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假设前提有哪些?
  • 2. 经济流量是指一定时期()。
  • 3. 简述经济存量和流量的概念,并简述二者的关系。
  • 4. 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的规模和结构。
  • 5. 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账户()反映储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