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21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公安联考考试公安专业科目模拟题及答案(一)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A立即制止男方的暴力行为
B对夫妻矛盾进行口头劝解
C责令丈夫带妻子去医院就医
D联系夫妻双方父母到场
A不予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重处罚
D行政处罚
A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举报的。
B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
C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
D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房屋出租给他人的
A现场的痕迹物证
B现场的相关人员
C现场的整体状况
D见证人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基本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A进行搜查时,可以只有侦查人员在场
B对可能隐匿、毁弃、转移犯罪证据的场所,在任何时候必须持搜查证进行搜查
C为了收集犯罪证据,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
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法医进行
A行政复议制度
B公安赔偿制度
C监察制度
D督察制度
A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
B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后进入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
C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
D以上选项都正确
A检察人员
B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C警察
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A讯问犯罪嫌疑人只能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
B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应制作笔录
C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进行解剖,但应当经死者家属同意
D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
A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B公安机关的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专门工作
C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行政行为
D公安工作必须严格遵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进行
A将决定书送达给小明的家属
B将决定书送达给小明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
C邀请其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书留在小明处,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摁指印
D将决定书留在小明家里
A国家政治保卫局
B湖南保卫局
C中央社会部
D中央特科
A没收戒指
B当场予以纠正
C训诫
D通报批评
A合法原则
B合理原则
C尊重和保证人权原则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A民警小王在入户时发现王婆婆家里楼上空调漏水将墙面侵泡,及时联系楼上住户并与物管沟通,帮王婆婆解决了问题
B社区民警徐某在走访清河新寓一村时,突然发现一居民楼楼下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立即上楼把居民都叫了下来,以免发生意外
C王女士的爱犬丢失,哭着求社区民警帮忙,但民警小王认为又不是人丢了,不予帮忙
D社区民警走访得知患白血病孩子号召全所捐款
A犯罪终止
B犯罪即遂
C犯罪未遂
D不负刑事责任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A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电话,称一水塘有一女子不慎落水
B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电话,称附近小区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C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电话,称附近一体育场正在开演唱会,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件
D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电话,称一民警对其求助电话不予理睬
A公民可以给予支持和协助
B民警出示证件后,公民仍可以拒绝民警的询问
C公民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
D公民可以不配合民警调查取证
A刘夏和价金
B鞋子和价金
C小贾和鞋子
D刘夏和小贾
A在社区警务室设立警民联系箱、联系薄、发放警民联系卡、公布联系电话
B公布下社区时间为每周三上午8:00—12:00,每周四下午2:00—6:00
C参加社区组织的“净化社区”的公益活动
D给辖区内小学生上法制课
A大型群众性活动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
B大型群众性活动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
C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D大型群众性活动预计参加人数在500人以下的
A征地拆迁
B个体经济纠纷
C重大政策
D国企改制
A是正确的,交警没有权力检查客车
B是错误的,公安机关可以检查公共交通工具及其停靠地点
C是正确的,警察应该在执行职务时尽量减免对公众带来的不便
D是错误的,警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想检查就检查
A公安科信部门建立网络社团分级管理数据库
B公安车管所推广运用APP办理业务
C公安网安部门强力推进最新网络侦控系统建设
D公安禁毒部门大力开展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
A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和违法分子
B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严格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
D严格执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
A关停该活动,封闭入口
B疏散人群
C加快入场速度
D向公安机关求助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A领导指令的具体下达
B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
C接收110报警
D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
A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
B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C有其他有碍侦查情形的
D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
A二者调整范围不同,法律比道德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
B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重义务的一面性
C法律具有确定的表现形式,而道德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
D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中
A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B适度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C符合法定使用的情形
D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A公安民事赔偿
B公安刑事赔偿
C公安过错赔偿
D公安行政赔偿
A侦查员
B书记员
C翻译员
D辩护人
A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B法院审理合同纠纷
C公安机关扫黄打非行动
D司法局对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A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B是三人以上共同犯罪
C可以是过失犯罪
D按照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A强行进入场内
B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
C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D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A危害国家安全
B恐怖活动
C可能判处死刑的
D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
A由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提请检察院审查批捕
B由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后,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C公安机关应当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D逮捕后无需通知家属,以防有碍侦查
A律师
B秦某的朋友
C秦某的哥哥
D因贪污罪正在被执行刑罚的秦某同事
A民警首先冲上去救人并拨打120寻求救助
B民警指挥围观群众将林某抬至路面仰卧,简单处理了伤口
C民警组织执勤人员疏散围观人群和过往车辆
D民警立即向所里汇报情况
A陈某立即让交警指挥车辆往省道下方的村道行驶
B陈某电话联系七尺村村干部赶到现场协助做群众工作
C陈某严肃且大声呵斥群众称其闹事行为是违法的,再不离开就将其抓捕
D陈某制止围观群众正在进行的录像及拍照行为
A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B寻衅滋事罪
C妨害公务罪
D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A调查处理一定要依法依规进行,不被网络传言误导,不被少数群众情绪所左右,务必查明真相
B根据刑法对林某的姐姐等人进行刑事立案处理
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事件积极参与者进行处罚
D通过微博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回应了群众的质疑
A可以。因为民警殴打张某导致其身体受到伤害
B可以。但只能由该民警赔偿
C不可以。因为张某已经涉嫌寻恤滋事
D不可以。但张某可以追究该民警的责任
A派出所
B公安局
C县政府
D民警个人
A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B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的,可以不制作赔偿决定书
C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可以不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D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数额有异议的,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