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14日

考试总分:1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66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5月14日专为备考2022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 2. 曾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的学者是()

    A郭沫若

    B胡风

    C臧克家

    D闻一多

  • 阅读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然后回答试题。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类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迭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1. 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
  •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蘩我 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 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2. 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 ?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文,主张“辞必已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说理透辟,气势雄健,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以“惟陈言之务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谋划难事大事,要从易处和小处考虑。天下的难事,都是先从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己确立题目和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 (一)阅读方孝孺《豫让论》中的一段文字 ,回答下列问题。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而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1. 作者认为“士君子立身事主”,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 阅读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然后回答问题。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