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月16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376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月16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A

    B

  • 2. 新闻舆论机构领导者要具备政治家办报意识,一般新闻與论工作者的这种意识可有可无。这个说法是()。

    A

    B

  • 3. 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

    A

    B

  • 1. ()高清晰度电视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

    A

    B

    C

    D

  • 2. 1935年范长江采写的西北通讯刊于()

    A《申报》

    B《文汇报》

    C《大公报》

    D《解放日报》

  • 3. ()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A主观报道

    B重点报道

    C立体报道

    D客观报道

  • 1. 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新闻采编人员的下列微博行为,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____。()

    A经所在单位批准设立职务微博

    B将自己采防的本新闻单位因故没有刊播的新闻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C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已经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D未经同意,将所在新闻机构尚未刊播的其他记者的采访报道发布在自己微博中

  • 2. 广播是用声音传播的,其声音形式包括()。

    A语言

    B音响

    C音乐

    D现场实况

  • 3.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适用的范围包括()。

    A在我国境内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活动

    B在我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的活动

    C在我国境内设立电视台的活动

    D在我国境内采编、制作、播放、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活动

  • 1. 新闻报道必须忠实反映新闻事实,因此不具有倾向性。
  • 2. 简述电视影像的要素。
  • 3. 电视传播的符号?
  • 1. 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
  • 2. 在新形势下如何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 3. 广播作为最早出现的电子媒体,曾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是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媒体遇到了强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广播已经沦为一种“弱势传媒”,即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人认为广播媒体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广播悠长的历史也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魅力,广播事业仍会有复兴繁荣的一天。请你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