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2月15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70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2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2月15日专为备考2022年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A

    B

  • 2. 气象信息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发布气象信息不需要获得气象部门的同意,但需要如实发布,且发布气象信息后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部分给气象部门()

    A

    B

  • 3. 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

    A

    B

  • 1. 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广告效益

    D传播效益

  • 2. 人人都有麦克风是对()这一媒介出现后的描述。

    A广播

    B电视

    C新闻网站

    D社会化媒体

  • 3. 以下关于技术发展对于新闻业的影响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对于新闻业的影响巨大

    B人工智能将取代记者

    C信息技术可以促使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

    D新闻业对新技术的使用需要严谨的考量

  • 1. 引题又名()。

    A肩题

    B眉题

    C子题

    D上副题

    E上辅题

  • 2. 新闻发现的三个阶段是()、()、()。

    A准备阶段

    B灵感阶段

    C印证阶段

    D评论阶段

  • 3. 根据编辑组织安排稿件的特点来分类,新闻报道方式可分为()、()和()。

    A集中式

    B系列式

    C连续式

  • 1. 广播电视新闻増加报道信息量的办法就是増加新闻条数。
  • 2. 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 3. 新闻报道要求用事实说话,不表明观点。
  • 1. 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 2.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这一规定包含哪些要求?请结合实际分析当前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3. 请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为什么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