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93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二级》2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A0~6个月
B6个月~2.5岁
C2.5岁~5岁
D6岁以上
E7岁以上
A声音驱动信号频率:100~8000Hz
B纯音:50~100dB
C复合音振幅输出:<13dB
D振幅:0~149dB
E声压数据读取频率:100~8000Hz
A将助听器设置在最窄频响范围
B将自动增益控制(AGC)设置在能得到最大压缩的位置,或按照出厂规定的位置
C如果适用,将助听器置于“测试模式”
D将助听器和耦合腔连接好后,将其放在隔声箱参考测试位置
E将助听器的控制(除压缩控制外)设置在能得到最大声输出和声增益的位置
A儿童的学习能力
B儿童在测试过程中反应方式的设计
C儿童有无其他疾病
D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E儿童的年龄
A共分为5组,每组5个词
B共分为6组,每组5个词
C共分为7组,每组5个词
D共分为7组,每组6个词
E共分为8组,每组6个词
A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方式的一些信息
B课堂教学中关于教学、学习及其他与验配师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C实践教学中关于实践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D课堂教学中关于协作、情感交流及其他与验配师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
E实践教学中关于协作精神、行为观念及其他与验配师实践活动有关的信息
A手动数字助听器
B模拟线路助听器
C全数字编程助听器
D斯达克助听器
A向上向后
B向下向后
C向下向前
D向上向前
E向前向里
A能够判断助听器编程调试的合理性
B能够判断补偿效果是否达到优化
C通过评估可了解听觉中枢对复杂声音信息的处理能力
D选择性听取能够评价被试者配戴助听器后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言语理解程度的听觉功能状态
E为助听器进一步编程调试及听觉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A言语识别阈是指对某种言语检查材料聆听者能听懂50%言语信号所需的最低的言语级
B在言语测听中,(hearinglevelofspeech)表示言语信号级
C计算正常被试者的言语识别阈级的平均值,即为基准言语识别阈
D言语识别阈这种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可避免最高和最低效应的出现,使测试结果更加可靠并能得到与P-Ifunction曲线(强度-得分曲线,根据不同信噪比得到的言语识别得分绘制成的曲线)同样的效果,同时缩短了测试时间,满足了临床测试简便易行和高效可靠的要求
E言语识别阈这种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对测试材料的同质性要求较高
A刺激频率诱发耳声发射(SFOAE)
B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
C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
D电诱发耳声发射(EEOAE)
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A声母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B韵母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C音节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D音调识别测试材料和方法
E语音识别测试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指导意义
A告诉配戴者听觉训练的重要性
B告知配戴者言语训练的方式(针对儿童、成人、老年人)
C指导配戴者合理的佩戴时间
D创造有利听觉言语交流环境的技巧(如光线、距离、座位等)
E指导配戴者学会一些聆听技巧(如利用视觉、语境和情景线索等)
A严格遵守实习地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认真听取验配中心人员的指导。实习时,必须严格按要求穿着统一制作的工作服装
B不准携带任何与实习无关的物品进入验配中心,不准在实习地抽烟、吃零食、随地吐痰,以及高声喧哗,严禁在实习区内打闹
C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设备上不了解的功能或不会使用的开关、按钮等,必须请教指导教师并经允许后方能操作
D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的各项具体规定
E实习过程中多看多问,反对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提倡多动脑、勤思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10周岁
B11周岁
C12周岁
D13周岁
E18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