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考试试题(七)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7

试卷答案:没有

试卷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考试试题已经整理好,需要备考的朋友们赶紧来刷题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与军团病的多次暴发有联系的因素是

    A空气污染

    B空调系统的冷却塔水污染

    C自来水管道污染

    D淋浴器污染

    E水源污染

  • 2. 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B幽门螺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伤寒沙门菌

  • 3. 等电聚焦电泳凝胶制备不同pH的重要物质是

    A葡聚糖

    B两性电解质

    C甘氨酸

    D硼酸

    E氯化钠

  • 4. 不适合供肠道细菌分离鉴定用的培养基是

    A亚碲酸钾琼脂培养基

    B伊红美兰培养基

    C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DSS-琼脂培养基

    E碱性蛋白胨水

  • 5. 通常根据被测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什么,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选择采样方法

    A沸点

    B分子量

    C饱和蒸气压

    D浓度

    E密度

  • 6. 凝胶电泳中,要使>2kb的DNA片段分辨率最大,其电压应

    A<2V/cm

    B<5V/cm

    C>5V/cm

    D<10V/cm

    E>10V/cm

  • 7. 常用于蛋白染色和扫描定量的方法是

    A氨基黑染色法

    B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C银染色法

    DEB染色法

    E苏丹黑染色法

  • 8. 志贺菌属根据抗原结构可分为

    A6个群

    B7个群

    C5个群

    D4个群

    E2个群

  • 9. 病毒细胞培养,病毒导致敏感细胞系出现的CPE不包括

    A细胞杂交

    B细胞溶解

    C细胞胞质中有空泡形成

    D细胞融合成多核细胞

    E细胞轻微病变

  • 10. 患者,男性,40岁,自述排尿困难、尿急、尿痛、尿频,有婚外性行为。尿道分泌物呈黄色脓性,量多,涂片镜检可见脓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引起疾病的细菌最可能是

    A梅毒螺旋体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淋球菌

    D葡萄球菌

    E衣原体

  • 11. 检验食品中的志贺菌时,凡是乳糖、蔗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的菌株可做

    A涂片染色镜检

    B进一步分离培养

    C血清学分型和进一步的生化试验

    D生化反应鉴定

    E血清学鉴定

  • 12. 关于鹦鹉热衣原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宿主为鸟类、家禽等

    B人多因接触鸟类和家禽而感染

    C在宿主细胞内被碘液染成棕色

    D多通过呼吸道传播

    E以肺炎为主要症状

  • 13. 军团病临床表现类型主要为

    A肺炎型

    B发热型

    C肾衰型

    D肺外感染型

    E肾出血型

  • 14. 按照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测定化妆品真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分别为

    A28℃,24小时±2小时

    B28℃,48小时±2小时

    C28℃,72小时±2小时

    D37℃,24小时±2小时

    E37℃,24小时±2小时

  • 15. 测定毛巾的大肠菌群指标,不正确的是

    A采用纸片法时可将纸片粘贴在毛巾上下两部各25cm处采样

    B采用涂抹法时可用测定细菌总数采集的样品,无须重采

    C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备用的毛巾

    D纸片法采样时间为30s

    E纸片法采样时的纸片大小为5cm×5cm

  • 16. 阿米巴痢疾肠外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

    A阿米巴胆囊脓肿

    B阿米巴肝脓肿

    C阿米巴脑脓肿

    D阿米巴胰腺脓肿

    E阿米巴扁桃体脓肿

  • 17. 对于血液培养,血液和培养液合适的比例约为

    A1:1

    B1:3

    C1:10

    D1:4

    E1:5

  • 18. 沉淀核酸时使用异丙醇与使用乙醇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

    A沉淀速度快

    B可增大溶液体积

    C可减少溶液体积

    D容易去除

    E效果好

  • 19. 对茶具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采样点为

    A茶具内缘

    B茶具外缘

    C茶具内壁和底部

    D茶具底部

    E茶具内、外缘口唇接触处

  • 20. 单克隆抗体制备常选用HAT选择性培养基,其中H是指

    A次黄嘌呤

    B氨基蝶呤

    C胸腺嘧啶

    D叶酸

    EDNA聚合酶

  • 21. 碘酒是常用消毒剂,用于皮肤消毒的浓度是

    A1%

    B3%~4%

    C4%~5%

    D2%~2.5%

    E5%~6%

  • 22. 在湿热条件下,作用5~10min即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酵母菌的最低温度是

    A40℃

    B60℃

    C50℃

    D70℃

    E80℃

  • 23. 每克粪便中含有的大肠埃希菌是

    A103~106个

    B104~105个

    C106~108个

    D108~109个

    E1010~1012个

  • 24. 用活性炭采样,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有机物时,对二硫化碳的要求

    A可以直接使用分析纯试剂

    B分析纯试剂经过水洗后使用

    C分析纯试剂经过蒸馏后使用

    D分析纯试剂用硫酸洗涤后使用

    E分析纯试剂经硫酸甲醛处理,蒸馏后经气相色谱检验无干扰峰方可使用

  • 25.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常出现溶血环,此现象称为

    Aα溶血

    Bβ溶血

    Cγ溶血

    Dδ溶血

    Eθ溶血

  • 26. 等电聚焦电泳过程是

    A先恒压,再恒流

    B先恒流,再恒压

    C先恒流,再恒压,再恒流

    D先恒压,再恒流,再恒压

    E一直恒压

  • 27. 将食物或细菌肉浸液培养物经口给幼猫接种,4h后猫呕吐,可以初步判定的疾病是

    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D沙门菌食物中毒

    E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

  • 28. 目前我国志贺菌感染居多的类型是

    A痢疾志贺菌

    B鲍氏志贺菌

    C福氏志贺菌

    D埃希志贺菌

    E宋内志贺菌

  • 29. 某次生活饮用水的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如下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现行标准(GB/T5750.12-2006)的规定,菌落总数和报告方式分别是

    A菌落总数为28550CFU/ml,报告方式为2.8×104CFU/ml

    B菌落总数为37750CFU/ml,报告方式为37750CFU/ml

    C菌落总数为37750CFU/ml,报告方式为3.8×104CFU/ml

    D菌落总数为46000CFU/ml,报告方式为4.6×104CFU/ml

    E菌落总数为36800CFU/ml,报告方式为3.7×104CFU/ml

  • 30. 志贺菌的结果报告,判定菌型应综合

    A培养特性

    B生化试验结果

    C培养特性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D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E培养特性、生化和血清学试验结果

  • 31. 在职业卫生中,“三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B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C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D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E本底值<生物限值=中毒诊断值

  • 32. 诊断流感病毒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

    A沉淀试验

    B补体结合试验

    C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D试管凝集试验

    E玻片凝集试验

  • 33. 细菌数码鉴定AP120E试条检测结果为产气肠杆菌%Id=95.2,T=0.72;坂崎肠杆菌%Id=3.0,T=0.46;大肠埃希菌%Id=0.1,T=0.00;聚团肠杆菌%Id=0.4,T=0.01。细菌鉴定结果是

    A聚团肠杆菌

    B产气肠杆菌

    C坂崎肠杆菌

    D肠杆菌科细菌

    E大肠埃希菌

  • 3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消毒时

    A接触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5mg/L

    B接触1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1mg/L

    C接触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2mg/L

    D接触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0.3mg/L

    E接触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1mg/L

  • 35. 黄热病的传播媒介是

    A埃及伊蚊

    B三带喙库蚊

    C微小按蚊

    D大劣按蚊

    E嗜人按蚊

  • 36. 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质是

    A溴化乙锭

    B二甲苯

    C双丙烯酰胺

    D考马斯亮蓝

    E过硫酸铵

  • 37. 抗酸染色的脱色剂是

    A75%乙醇

    B95%乙醇

    C甲醇

    D盐酸乙醇

    E异丙醇

  • 38. 常用的核酸纯化法是

    A酚、氯仿法

    B酚、乙醇法

    C酚、甲醛法

    D氯仿、甲醛法

    E氯仿、异丙醇法

  • A.鞭毛抗原B.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C.存在于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层,具有种属特异性D.大肠埃希菌的表面抗原E.伤寒沙门菌的表面抗原

    1. M抗原是

    A鞭毛抗原

    B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

    C存在于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层,具有种属特异性

    D大肠埃希菌的表面抗原

    E伤寒沙门菌的表面抗原

  • 2. O抗原是

    A鞭毛抗原

    B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

    C存在于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层,具有种属特异性

    D大肠埃希菌的表面抗原

    E伤寒沙门菌的表面抗原

  • A.溶血性链球菌增菌培养B.空肠弯曲菌增菌培养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菌培养D.志贺菌增菌培养E.金黄色葡萄球菌增菌培养

    3. 改良磷酸盐缓冲液用于

    A溶血性链球菌增菌培养

    B空肠弯曲菌增菌培养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菌培养

    D志贺菌增菌培养

    E金黄色葡萄球菌增菌培养

  • 4. 葡萄糖肉浸液用于

    A溶血性链球菌增菌培养

    B空肠弯曲菌增菌培养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菌培养

    D志贺菌增菌培养

    E金黄色葡萄球菌增菌培养

  • 5. 布氏肉汤用于

    A溶血性链球菌增菌培养

    B空肠弯曲菌增菌培养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增菌培养

    D志贺菌增菌培养

    E金黄色葡萄球菌增菌培养

  • A.37℃B.20~30℃C.25~30℃D.30~35℃E.40~45℃

    6. 病原性细菌和病毒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A37℃

    B20~30℃

    C25~30℃

    D30~35℃

    E40~45℃

  • 7. 浅部致病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A37℃

    B20~30℃

    C25~30℃

    D30~35℃

    E40~45℃

  • 8. 钩端螺旋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A37℃

    B20~30℃

    C25~30℃

    D30~35℃

    E40~45℃

  • A.-B.1+C.2+D.3+E.4+

    9. 厚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全视野发现10~99条抗酸杆菌可报告为

    A-

    B1+

    C2+

    D3+

    E4+

  • 10. 厚涂片抗酸杆菌检查每油镜视野发现≥10条抗酸杆菌可报告为

    A-

    B1+

    C2+

    D3+

    E4+

  • A.RNA的分离和纯化B.糖的分离C.DNA的分离和纯化D.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E.免疫球蛋白鉴定

    11. 醋酸纤维膜电泳常用于

    ARNA的分离和纯化

    B糖的分离

    CDNA的分离和纯化

    D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

    E免疫球蛋白鉴定

  • 12. 琼脂免疫电泳常用于

    ARNA的分离和纯化

    B糖的分离

    CDNA的分离和纯化

    D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

    E免疫球蛋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