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二单元试题(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50分钟

已答人数:3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二单元试题(一)上线啦,超多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二单元精彩试题等你来做。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患者,女,43岁。夜间右足被蛇咬伤8小时,蛇种类不清,局部疼痛不剧烈,逐渐出现头昏、胸闷、恶心、四肢乏力、眼睑下垂、语言不利等。最可能所咬的蛇毒种类为

    A风毒

    B火毒

    C热毒

    D湿毒

    E风火毒

  • 2. 患儿,3岁。喘息发作4次。现喘息症状突然发作,肺部出现哮鸣音,患儿父有哮喘病史。症见身热面赤,声高息涌,吐痰黄稠,口渴喜饮,尿少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其治疗首选苏葶丸合

    A麻杏石甘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清气化痰汤

    E杏苏散

  • 3. 女性,46岁。咳嗽月余,表现为气逆而咳,引胁作痛,面赤咽干,心烦易怒,苔黄少津,脉弦数。针灸取穴为

    A肺俞、尺泽、列缺、太冲

    B肺俞、太渊、行间、三阴交

    C肺俞、太渊、三阴交、膏盲

    D肺俞、太渊、三阴交、阴陵泉

    E肺俞、尺泽、列缺、大椎

  • 4.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最重要作用的酶是

    A糜蛋白酶

    B磷脂酶A

    C胰蛋白酶

    D胰血管舒缓素酶

    E弹性纤维酶

  • 5.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血常规及血沉

    C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

    E同工酶CPK-MB和LDH1

  • 6. 对于糖尿病病人,其大手术前血糖应维持在多少mmol/L左右

    A6

    B7

    C8

    D9

    E10

  • 7. 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部位和脏器是

    A病变部位在脑髓,发病脏腑为心、肺、脾、肾,肾为根本

    B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肾为根本

    C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肝为根本

    D病变部位在骨髓,发病脏腑为肺、肝、脾、肾,肾为根本

    E病变部位在脑髓,发病脏腑为心、肝、脾、肾,肾为根本

  • 8. 患儿,男,3个月,哭叫拒食,伴流涎烦躁,无热不咳,腹软如常,二便调。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口疮

    B饥饿

    C困睡

    D腹痛

    E口渴

  • 9. 下述病史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3前天腹泻

    B1~2周前上呼吸道感染

    C2周前腰部外伤史

    D3个月前有猩红热史

    E2个月前有水痘病史

  • 10. 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先累及的部位是

    A面颊部

    B胸部

    C腹部

    D臀部

    E四肢

  • 11. 幼儿急疹的好发年龄是

    A1岁以内

    B2岁以内

    C3岁以内

    D4岁以内

    E5岁以内

  • 12. 主因骨质疏松和膈肌牵拉引起的佝偻病体征是

    A方颅

    B颅骨软化

    C前囟大

    D肋骨串珠

    E郝氏沟

  • 13. 患儿,男,5岁。周身散在猩红色皮疹5天,低热,咽部有糜烂疼痛,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振,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其治法是

    A辛凉宣肺,清热利咽

    B清热凉营,泻火解毒

    C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D凉血解毒,利咽消肿

    E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 14. 患儿,3个月。易激惹,烦躁多哭,夜寐不安,多汗,摇头擦枕,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X线骨骼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清总钙及血磷偏低,钙磷乘积20,碱性磷酸酶稍有增高。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分期是

    A活动早期

    B活动期

    C恢复期

    D后遗症期

    E以上均非

  • 15. 治疗“惊风”提出用“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医学家是

    A扁鹊

    B董汲

    C钱乙

    D陈文中

    E万全

  • 16. 急性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休克,最大可能是

    A肠扭转牵拉肠系膜

    B急性阑尾炎

    C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D输尿管结石、肾绞痛

    E绞窄性肠梗阻

  • 17. 下列各项关于白血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自细胞大量增生积聚

    B外周血中自细胞大量增生积聚

    C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自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D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红细胞大量增生

    E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大量增多并浸润其他组织

  • 18. 原发性肝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最多见的是

    A肝门淋巴结

    B锁骨上淋巴结

    C胰腺

    D腋窝淋巴结

    E

  • 19. 鉴别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最好方法是

    A粪便隐血试验检查

    B胃黏膜脱落细胞检查

    CX线钡剂检查

    D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

    E纤维胃镜检查

  • 20. 患者,女,43岁。面色萎黄,食少,腰背酸痛,畏寒肢冷,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淡苔薄,脉沉迟。其中医证型是

    A脾阳虚证

    B肾阳虚证

    C脾胃阳虚

    D心脾两虚证

    E脾肾阳虚证

  • 21. 患者,男,50岁。身高165cm,体重75kg,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7.1mmol/L。下列考虑正确的是

    A可诊断为糖尿病

    B应口服75g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应口服l00g葡萄糖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D应重复做1次空腹血糖

    E可诊断为无症状性糖尿病

  • 22. 男性,28岁。劳累后出现小便不适,尿频,尿急,伴有小便后疼痛,腰痛,肾区叩击痛阳性,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8个/高倍视野。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肾结石

    B肾小球肾炎

    C膀胱炎

    D肾盂肾炎

    E前列腺炎

  • 23.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以缓慢、隐袭方式发病

    B受累关节以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最常见

    C正气虚弱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

    D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外在因素

    E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脾肾不足为主

  • 24. 治疗胃热炽盛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首选方剂是

    A玉女煎

    B归脾汤

    C金匮肾气丸

    D六昧地黄丸

    E消渴方

  • 25. 患者,女,29岁,已婚。妊娠8个半月,头晕胀痛,面目肢体肿胀,但皮色不变,压痕不明显,舌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应首选

    A镇肝熄风汤

    B杞菊地黄丸

    C正气天香散

    D羚角钩藤汤

    E半夏白术天麻汤

  • 26. 患者,女,28岁,已婚。孕32周,因剧烈腹痛伴发热呕吐半日就诊,B超提示子宫如孕32周,宫底有-7cm×6cm×4cm的肌瘤。查血象:WBC14.4×l09/L。该孕妇可能继发的变性是

    A玻璃样变

    B囊性变

    C脂肪样变

    D红色样变

    E肉瘤样变

  • 27. 下列各项中,不属女性生殖器邻近器官的是

    A膀胱

    B输尿管

    C阑尾

    D乙状结肠

    E直肠

  • 28.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A腺病毒

    B柯萨奇A组病毒

    C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肺炎支原体

  • 29. 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腧穴是

    A至阴

    B合谷

    C太冲

    D三阴交

    E昆仑

  • 30. 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

    A心搏出量减少,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B体循环静脉淤血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阻力血管收缩

    E醛固酮增高使血容量增加

  • 31. 治疗缺铁性贫血脾肾阳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

    B归脾汤合人参养荣汤

    C六味地黄丸合金匮肾气丸

    D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

    E化虫丸合八珍汤

  • 32.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 33. 男性,64岁。高血压病史5年,晨起突然口齿不清,口角斜,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应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腰穿脑脊液

    B脑血管造影

    C脑电图

    D头部CT

    E脑超声波

  • 34.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卫气同病的治法是

    A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B辛温辟秽,清热解毒

    C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D清热解毒,凉营化瘀

    E养阴润燥,清肺凉营

  • 35. 哮病内外皆寒的常用治疗方剂是

    A甘姜苓术汤

    B华盖散

    C小青龙汤

    D二陈平胃汤

    E半夏厚朴汤

  • 36. 诊断尿路结石,首选的检查是

    A腹部平片

    B静脉肾盂造影

    C肾动脉造影

    D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

    E泌尿系CT

  • 37. 以下治疗崩漏方法中错误的是

    A塞流,即止血以固本

    B澄源,是辨证求因

    C治崩漏三法不可截然分割

    D治崩宜养血理气

    E复旧,是为调理善后之治

  • 38. 患者,女,22岁。18岁月经初潮。月经不规律,2~3个月一行,量少,色淡,1年前劳累后月经停闭,至今未潮。B超见双侧卵巢增大,多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右归丸

    B肾气丸

    C八珍益母丸

    D归肾丸

    E当归地黄饮

  • 39. 子宫颈口的中医解剖名为

    A小肠

    B子门

    C玉门

    D龙门

    E胞宫

  • 40. 能够抑制菌体的RNA聚合酶,从而阻碍mRNA的合成,对结核菌A、B、C三种菌群均有作用,并常与INH联合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是

    A链霉素

    B对氨基水杨酸钠

    C利福平

    D异烟肼

    E吡嗪酰胺

  • 41. 以下腧穴中,治疗头项强痛应首选的是

    A商阳

    B曲池

    C尺泽

    D列缺

    E曲池

  • 42. 患者,女,35岁。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夜间发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应首选

    A大秦艽汤

    B宣痹汤

    C丁氏清络饮

    D三痹汤

    E白虎加桂枝汤

  • 43. 治疗痛经,在下列穴位中应首选

    A漏谷

    B阳陵泉

    C冲门

    D地机

    E公孙

  • 44. 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阳维脉的腧穴是

    A后溪

    B外关

    C阳交

    D申脉

    E足临泣

  • 45. 以下有关经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循行均起始于四肢末端

    B手三阴经筋起于贲

    C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

    D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

    E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

  • 46. 肌肉强直性痉挛是破伤风的典型症状之一,其首先出现的部位是

    A上肢

    B下肢

    C头面

    D颈项

    E躯干

  • 47.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肺脾气虚证的首选方剂是

    A五皮饮

    B黄芪桂枝五物汤

    C真武汤

    D杞菊地黄丸

    E防己黄芪汤

  • 48. 下列各项,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肝、脾、肾

    B肺、肝、脾、肾

    C心、肝、脾、肺

    D心、肺、脾、肾

    E心、肝、肺、肾

  • 49. 子宫破裂的病因不包括

    A有子宫手术史

    B胎先露下降受阻

    C羊水过少

    D缩宫素使用不当

    E产科手术损伤

  • 50. 治疗肺癌气滞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导痰汤

    B温胆汤

    C沙参麦冬汤

    D七味白术散,

    E血府逐瘀汤

  • 51. 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属

    A血虚证

    B气虚证

    C血寒证

    D气血两虚证

    E气滞证

  • 52.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局部用药应首选

    A制霉菌素加二妙虎参煎

    B克林霉素加塌痒方

    C甲硝唑加二妙虎参煎

    D诺氟沙星(氟哌酸)加苦参合剂

    E氯霉素加柴马洗剂

  • 53. 治疗气血虚弱型胎儿生长受限的首选方剂是

    A胎元饮

    B艾附暖宫丸

    C寿胎丸合温土毓麟汤

    D保阴煎

    E右归丸

  • 54. 下列描述不属于新生儿黄疸寒湿阻滞证候特征的是

    A黄色鲜明

    B目黄身黄

    C神疲倦怠

    D四肢欠温

    E舌淡苔白腻

  • 55. 在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的腧穴是

    A太冲

    B公孙

    C然谷

    D行间

    E太白

  • A.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B.五神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C.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D.五仁丸或麻仁丸加减E.托里消毒饮加减

    1. 针对肛隐窝炎湿热下注证者,宜用

    A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B五神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C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

    D五仁丸或麻仁丸加减

    E托里消毒饮加减

  • 2. 针对肛瘘正虚邪恋证者,宜用

    A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B五神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C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加减

    D五仁丸或麻仁丸加减

    E托里消毒饮加减

  • A.左归丸B.右归丸C.归肾丸D.血府逐瘀汤E.苍附导痰丸

    3. 治疗闭经肝肾不足证,应首选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归肾丸

    D血府逐瘀汤

    E苍附导痰丸

  • 4. 治疗闭经痰湿阻滞证,应首选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归肾丸

    D血府逐瘀汤

    E苍附导痰丸

  • A.射干麻黄汤B.玉屏风散C.六君子汤D.定喘汤E.金匮肾气丸

    5. 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脾虚证,应首选

    A射干麻黄汤

    B玉屏风散

    C六君子汤

    D定喘汤

    E金匮肾气丸

  • 6. 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应首选

    A射干麻黄汤

    B玉屏风散

    C六君子汤

    D定喘汤

    E金匮肾气丸

  • 7. 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射干麻黄汤

    B玉屏风散

    C六君子汤

    D定喘汤

    E金匮肾气丸

  • 8. 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射干麻黄汤

    B玉屏风散

    C六君子汤

    D定喘汤

    E金匮肾气丸

  • A.蠲痹汤加减B.乌头汤加减C.薏苡仁汤加减D.白虎加桂枝汤加减E.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9. 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恶冷喜暖身重,苔白腻,脉濡。治疗应首选

    A蠲痹汤加减

    B乌头汤加减

    C薏苡仁汤加减

    D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E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 10. 肢体关节疼痛,红肿,痛不可触,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燥,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蠲痹汤加减

    B乌头汤加减

    C薏苡仁汤加减

    D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E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 A.房性期前收缩B.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C.交界性期前收缩D.交界性逸搏E.室性期前收缩

    11. 提早出现P波,P-R为0.16s,QRS形态正常,其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逸搏

    E室性期前收缩

  • 12. 提早出现QRS波,宽0.12s,其前无相关P波,其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

    B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逸搏

    E室性期前收缩

  • A.柴胡清肝饮B.大陷胸汤C.龙胆泻肝汤D.大柴胡汤E.乌梅汤

    13. 针对胰腺炎脾胃湿热证者,应选用

    A柴胡清肝饮

    B大陷胸汤

    C龙胆泻肝汤

    D大柴胡汤

    E乌梅汤

  • 14. 针对胰腺炎蛔虫上扰证者,应选用

    A柴胡清肝饮

    B大陷胸汤

    C龙胆泻肝汤

    D大柴胡汤

    E乌梅汤

  • A.前后配穴B.表里配穴C.左右配穴D.上下配穴E.本经配穴

    15. 胃脘痛取内关,其配穴方法是

    A前后配穴

    B表里配穴

    C左右配穴

    D上下配穴

    E本经配穴

  • 16. 肺病取中府、肺俞,其配穴方法是

    A前后配穴

    B表里配穴

    C左右配穴

    D上下配穴

    E本经配穴

  • A.六君子汤合导痰汤B.圣愈汤合涤痰汤C.生脉散合黄连温胆汤D.保元汤合温胆汤E.肾气丸合涤痰汤

    17. 治疗呼吸衰竭脾肺气虚,湿痰蒙蔽证,应首选

    A六君子汤合导痰汤

    B圣愈汤合涤痰汤

    C生脉散合黄连温胆汤

    D保元汤合温胆汤

    E肾气丸合涤痰汤

  • 18. 治疗呼吸衰竭气阴两虚,痰热扰心证,应首选

    A六君子汤合导痰汤

    B圣愈汤合涤痰汤

    C生脉散合黄连温胆汤

    D保元汤合温胆汤

    E肾气丸合涤痰汤

  • A.上脘B.中脘C.下脘D.天枢E.关元

    19. 八会穴之腑会是

    A上脘

    B中脘

    C下脘

    D天枢

    E关元

  • 20. 胃的募穴是

    A上脘

    B中脘

    C下脘

    D天枢

    E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