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一)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9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这里有着众多的试题,精心打造的放射医学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一),助你提升学习水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男,54岁,无痛性血尿1个月余,根据所示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发性肾囊肿

    B多囊肾

    C左侧肾癌并右肾转移

    D右侧肾囊肿合并左侧肾癌

    E多发性肾癌并双肾囊肿

  • 2. 男,50岁,吞咽略有不适感5个月,背部胀痛1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食管钡剂透正位观食管中段有约2cm×3cm椭圆形充盈缺损,钡剂通过略有停顿,黏膜皱襞无破坏中断征象,管壁伸缩自如侧位示相应段食管后壁有一浅弧形压迹,腔外似有一类圆形的软组织阴影,该病例进一步检查宜选择

    A食管镜

    B气钡双重造影

    C超声

    DCT

    E核素

  • 3. 膝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

    A内上髁

    B外上髁

    C膑骨上缘

    D膑骨下缘

    E胫骨粗隆

  • 4. 检测mlg对B细胞计数通常应用的免疫技术为

    A荧光抗体技术

    BELISA

    C放射自显影

    D发光免疫测定

    E金免疫测定

  • 5. 头颅后前位摄影应与胶片垂直的定位标志是

    A冠状面

    B矢状面

    C听眶线

    D听鼻线

    E听口线

  • 6. 关于颅脑MRI检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圈用头部正交线圈

    B脑梗死需做平扫加增强扫描

    C血管性病变做平扫不用加血管成像

    D临床疑转移瘤只需做平扫

    E颃内出血、脑的先天畸形需做平扫加增强扫描

  • 7. 关于肝、胆、脾MRI扫描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检查前空腹12小时以上,训练病人屏气

    B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正中

    C线圈用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体线圈

    D增强扫描成像序列为2D-FLASH-FS

    E腹部增强扫描一般采用动态增强扫描

  • 8. 关于MRI灌注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脑梗死及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及肾功能灌注

    B对比剂引起的T2增强效应适用于心脏的灌注分析

    C对比剂引起的T2增强效应适用于肝脏的灌注分析

    D定量研究不需获得供血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变化、Gd-DTPA的组织与血液的分配系数等

    E目前,磁共振Gd-DTPA灌注成像是定量分析

  • 9.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所采用的序列是()。

    A极短TR,长TE

    B长TR,极短TE

    C长TR,长TE

    D极短TR,极短TE

    E极长TR,极长TE

  • 10. 关于ANA描述错误的是

    A迄今已发现20余种

    B泛指各核成分的抗体

    C主要为IgG

    D与不同来源细胞核不起反应

    E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 11. 肾区前后位摄影,中心线经

    A肚脐

    B脐下3cm

    C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D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E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 12. 下述哪一项不是CT平扫检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A准确定位

    B准确怀明体位、方向

    C做必要的记录

    D四肢检查须做双侧扫描

    E平扫必须取仰卧位

  • 13. 视神经管(Rhees)摄影,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夹角为

    A23o

    B37o

    C45o

    D53o

    E57o

  • 14. 区域体层,系指照射角应小于

    A

    B10°

    C15°

    D20°

    E30°

  • 15. 女,23岁,右乳肿块1年余,1.5cm×1.5cm大小,位于外上象限,表面光滑,质韧易于推动,腋窝未触及肿块,应考虑的诊断是

    A乳腺癌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炎性乳腺癌

    D急性乳腺炎

    E乳腺纤维腺瘤

  • 16. 检测抗ds-DNA抗体的标准方法是

    AFarr法

    BELISA

    C间接免疫荧光法短膜虫为抗原

    D间接免疫荧光法马疫锥虫为抗原

    E补体结合法

  • 17. 关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制,正确的是

    A发病的潜伏期短,感染后几天就可发病

    B滋养体接触肠黏膜释放细胞致病因子破坏靶细胞

    C滋养体吞噬细菌和淀粉颗粒

    D溃疡之间的肠膜也有病变

    E患者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 18. 下面组合,错误的是

    A视神经孔——Rhees

    B岩骨半轴位——Towne

    C瓦氏位——Water

    D柯氏位——Caldweell

    E许氏位——Stenever

  • 19. 足内斜位摄影,足底与暗盒的夹角为

    A10°

    B15°

    C30°~45°

    D50°

    E55°~60°

  • 20. 关于常规胸椎侧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清晰显示1-12胸椎形态

    B患者侧卧于摄影台

    C冠状面应垂直于胶片

    D应使用滤线器摄影

    E中心线对准第7胸椎入射

  • 21. 设备伪影不可能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

    A机器主磁场强度

    B磁场均匀度

    C软件质量

    D磁体重量

    E附属设备

  • 22. 男,35岁,剧烈头痛2天,临床拟诊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明确诊断最适宜的检查方法是

    ACT平扫

    BCT增强扫描

    C动态CT扫描

    D脑池造影CT扫描

    E脑室造影CT扫描

  • 23. 关于肾盂造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脉法简单易行

    B静脉法必须行碘过敏试验

    C能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变化

    D肾功能丧失时尽量采用静脉法

    E静脉法可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 24. 升主动脉的唯一分支是

    A锁骨下动脉

    B颈总动脉

    C支气管动脉

    D冠状动脉

    E胸廓内动脉

  • 25. 有关上颌窦瓦特位标准片所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鸡冠及鼻中隔连线位于照片正中

    B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

    C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正中

    D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明确,其周围骨质清晰

    E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

  • 26. 胰腺的供养动脉来源不可能是

    A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B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C脾动脉

    D胰大动脉

    E胃左动脉

  • 27. 自动冲洗机药液温度监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监视冲洗机温度指示与控制是否正常

    B用水银式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C用金属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D用电子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

    E每月最少监测一次

  • 28. 胸部CT高分辨率扫描主要用于检查

    A中心型肺癌

    B气胸

    C胸腔积液

    D胸膜增厚

    E间质性病变

  • 29. 下面关于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造影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经股动脉穿刺

    B插入5~7F右心造影导管

    C插管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电变化、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指标

    D常规选用50%~60%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对比剂

    E造影体位心脏摄影常用体位有正位、侧位

  • 30. 肺动脉起源于

    A锁骨下动脉

    B升主动脉

    C降主动脉

    D右心室

    E左心室

  • 31. 已婚女性做盆腔CT检查,需在阴道内放置纱布塞,目的是

    A用于显示阴道和宫颈的位置

    B便于与男性病人区分

    C已婚女性阴道内易患肿瘤

    D清洁的纱布可防止交叉感染

    E避免阴道出血

  • 32. 骨盆的常规摄影体位是

    A前后位

    B后前位

    C侧位

    D斜位

    E轴位

  • 33. 有关髋关节前后位摄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髋关节定位点是: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内下作垂线5cm处

    B股骨颈及闭孔无投影变形

    C申通线不能显示

    D双下肢稍外旋

    E患者屈髋屈膝

  • 34. DSA检查的术前准备不包括()

    A碘过敏和麻醉药过敏试验

    B检测心、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C术前8小时禁食

    D术前半小时肌注镇静剂

    E穿刺部位备皮

  • 35. 下列各项中属于显影作用的是

    A将银原子还原成银离子

    B将银离子氧化成银原子

    C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

    D将银原子氧化成银离子

    E将银原子从照片上溶解掉

  • 36. 青年男性,自觉无明显不适,CT示双下肺多发斑片状状影,边缘模糊不清,有支气管气相。抗感染治疗30天后复查,病灶形态变化不大,但位置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过敏性肺炎

    B肺结核

    C支气管扩张

    D矽肺

    E肺放线菌病

  • 37. CT扫描中准确定位和确定扫描范围的目的是

    A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扫描和辐射

    B节省和延长球管使用的寿命

    C缩短CT扫描检查的过程

    D病人可以少交检查费

    E节约检查的成本

  • 38. CT检查中不使用的对比剂是

    A非离子碘对比剂

    B离子碘对比剂

    C口服碘对比剂

    D硫酸钡制剂

    E1.2%碘水

  • 39. 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A洗去附着于照片上的污物

    B中和残留在照片上的酸剂

    C洗去定影后残存在乳剂中的显影剂及其氧化物

    D洗去定影后残留在乳剂中的硫代硫。酸钠及其络合物

    E洗涤掉照片上未感光的银盐

  • 40. 胸椎压缩骨折体位选择,正确的是

    A脊柱正位

    B胸椎正侧位

    C脊柱正侧位

    D腰骶部正位

    E颈胸段正侧位

  • A.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B.特异性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荧光免疫反应 E.中和反应

    1. 外斐反应是

    A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B特异性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荧光免疫反应

    E中和反应

  • 2. 抗“O”试验是

    A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B特异性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荧光免疫反应

    E中和反应

  • 3. 肥达试验是

    A非特异性凝集反应

    B特异性凝集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荧光免疫反应

    E中和反应

  •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4. 明胶试验选择的接种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 5. 测定尿液细菌数常选用的接种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 6. 单个菌落的纯培养应选择的接种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 7. 纸片法药敏试验需进行细菌接种的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 8. 双糖管试验应选用的接种方法是

    A平板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涂布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倾注平板法

  • A.多见于中年女性B.多发生于老年人C.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D.青少年E.20岁以下发病率高

    9. 视神经鞘脑膜瘤

    A多见于中年女性

    B多发生于老年人

    C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D青少年

    E20岁以下发病率高

  • 10. 视网膜母细胞瘤

    A多见于中年女性

    B多发生于老年人

    C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D青少年

    E20岁以下发病率高

  • 患者男性,21岁。1998年7月,参加湖北抗洪抢险工作后,下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痒感。但任务紧急,未及时诊治。9月份后常出现腹痛、腹泻,便中有黏液、脓血,伴发热、食欲减退而来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肝肋下一横指,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超过10X109/L,嗜酸性粒细胞10%。粪便中查见有侧棘的虫卵。

    1. 该患者应诊断为

    A尾蚴性皮炎

    B急性阿米巴痢疾

    C急性布氏姜片吸虫病

    D急性血吸虫病

    E慢性血吸虫病

  • 2. 该病的预防措施为

    A避免接触疫水及加强个人防护

    B避免接触土壤及加强个人防护

    C消灭川卷螺

    D饭前便后要洗手

    E不食生肉

  • 耳部重要结构大都隐藏在颞骨内,结构细微复杂,CT扫描前应详细临床资料和检查要求。

    3. 耳部CT扫描范围是

    A从外耳道下缘至岩骨上缘

    B从下颌角至岩骨上缘

    C从乳突窦至额窦上缘

    D从硬腭至额窦上缘

    E从颅底至岩骨上缘

  • 4. 关于耳部CT扫描适应证,下列错误的是

    A先天性外耳道畸形

    B听神经瘤

    C化脓性中耳炎

    D听小骨骨折、脱位

    E鼓膜穿孔

  • 5. 关于耳部CT扫描技术,下列错误的是

    A采用仰卧位

    B两外耳孔与床面等距

    C患者体位成标准的头颅前后位

    D应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程序和参数

    E扫描基线不同显示的颅底及中内耳结构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