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204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更好的进行备考,放射医学师专业实践能力试题(五)的考卷量身打造,非常适合考前冲刺。
A足正位
B双足跟骨侧位
C跟骨轴位
D跟骨斜位
E全足正位
A注入阿托品
B注射肾上腺素
C立即去掉局部加压
D用升压药抗休克治疗
E输液加速对比剂的排泄
A患者头烦呈标准侧位
B耳廓前折
C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
D多用于检查乳突气房
E中心线人射点为对侧乳突尖上8cm处
A两手背置于髋部,双肘内旋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双臂投影于肺内
B焦-片距应为180cm
C应使用滤线器
D应使用短摄影时间
E常规站立后前位
A被检侧下肢伸直且稍内旋,足尖向上
B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置于照射野中心
C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
D照片显示踝关节面成切线位
E胫腓联合间隙不超过0.5cm
A平静呼吸
B平静呼吸屏气
C深吸气末屏气
D深呼气未屏气
E缓慢连续呼吸
A适应证:冠心病心肌缺血
B线圈用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线圈
C手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训练病人屏气
D图像后处理应用动态分析功能
E选取兴趣区及对照区,统计120次扫描的相应信号,并作动态分析时间-强度曲线
A穿刺部位备皮
B向患者和家属简述造影目的、手术过程
C对儿童及不合作者施行全身麻醉
D术前1小时肌内注射镇静剂
E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给药和急救
A肱骨头
B喙突
C喙突下2cm
D喙突上5cm
E肩锁关节
A考虑扫描架和床的伸延空间
B考虑维修操作空间
C通风和防尘
D良好的射线防护措施
E电源变压器远离CT机房
A定影液浓度
B照片的黑化度
C水温
D水流速
E水中含盐
A2.0~2.5
B3.0~3.5
C4.0~4.5
D5.0~5.5
E6.0~6.5
A明矾——坚膜剂
B碳酸钠——中和剂
C苛性钠——促进剂
D亚硫酸钠——保护剂
E硫代硫酸钠——定影剂
A瑞氏位CRhees)
B瓦氏位(Water)
C柯氏位(Caldwell)
D颅底颌顶位
E头颅正位
A病人姓名和检查方位的输入
B对扫描部位的固定
C将被检部位置于扫描野中心
E检查参数中重建算法的选择
A1~2
B4~6
C7
D8~9
E10~11
A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且重合于床中线
B上臂上举或放于身旁,下肢伸直
C中心线经脐至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D两侧膈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腔对称性显示在照片内
E肾、腰大肌、腹膜外脂肪线显示清晰
A甘露醇分解试验
B硫化氢试验
C吲哚试验
D尿素酶试验
E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A100ml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B1m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C1m3空气中链球菌数
D1cm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数
Elm3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数
A稳定显影
B减少污染
C防止氧化
D防止灰雾
E微粒显影
A旋转运动
B岁差运动
C钟摆运动
D步进
E类CT运动
A中央处理器
BX线球管
C阵列处理器
D模数转换器
E数据采集系统
A脏器位置
B脏器形态
C脏器大小
D放射性分布
E时相变化
A站立前后位
B仰卧前后位
C俯卧后前位
D侧卧侧位
E前后斜位
A前后位
B后前位
C侧位
D斜位
E轴位
A血管闭塞
B血管手术后随访
C冠心病和心肌缺血
D皮脂腺瘤
E血管外伤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股动脉
D股静脉
E锁骨下静脉
A无屏与有屏所需曝光时间之比
B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比较
C增感屏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荧光发光强度
D增感因素
E荧光体的光扩散
A与细胞因子异常有关
B尿中无本周蛋白
C正常Ig水平上升
D骨髓中有大量成熟浆细胞
E也称浆细胞瘤
A定透时间
B显影时间
C定影时间
D水洗时间
E干燥时间
A椎体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B椎弓根、椎间孔和邻近软组织可见
C椎间关节及腰骶关节及棘突可见
D腰椎椎体各边缘无双边显示
E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5mm
A肋骨骨折
B包裹性气胸
C肋间神经炎
D间质性肺炎
E结核
A在检查过程中平静呼吸,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
B线圈颈部表面线圈、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C扫描技术颈部常规序列:矢状位T2WI,冠状位T1WI(T2WI),或T1WI-STIR
D扫描技术颈部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冠状位T1WI(T2WI),或T2WI-STIR
E增强扫描一般采用T1WI-FS序列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腰骶椎
E骶尾椎
A脾钝挫伤
B脾血管瘤
C脾淋巴癌
D脾脏梗死
E脾脏囊肿
A患者双手上抬或抱头
B需排除骨骼、脂肪、肌肉干扰
C肺外周小病变用2.5~5MHz凸阵探头
D充分利用呼气、吸气状态观察病变
E超声窗窄小病变用3~4MHz小凸阵探头
A仰卧前后位
B侧卧侧位
C倒立前后位
D站立前后位
E右侧卧位水平前后位
A浅呼吸屏气
B深呼气屏气
C深吸气屏气
D平静呼吸屏气
E腹式呼吸屏气
A胸部侧卧后前位、切线位、右前斜位
B胸部仰卧后前位、前凸位、左前斜位
C切线位、右前斜位、胸部侧卧后前位
D切线位、左前斜位、胸部仰卧后前位
E右前斜位、胸部侧卧后前位、前凸位
A腹部站立侧位
B腹部仰卧前后位
C腹部站立前后位
D腹部仰卧侧位
E腹部侧卧后前位
A颈胸段正、侧位
B胸椎正、侧位
C脊柱正位
D脊柱正、侧位
E腰骶部正位
A显影时间短
B显影温度低
C抑制剂量大
D显影能力差
E安全灯过亮
A自胰腺上5cm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
B自胰腺上Icm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
C自横膈面向下至十二指肠水平段
D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上1cm
E自横膈面向下至脐孔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MRI
CPPD
D抗炎治疗后复查
EESR
A脑梗死
B脑萎缩
C颅内出血
D脑血管畸形
E先天性无脑
A封闭性脓肿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B胸腔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C组织标本的厌氧菌收集方法
D尿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E窦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A封闭性脓肿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B胸腔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C组织标本的厌氧菌收集方法
D尿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E窦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A封闭性脓肿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B胸腔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C组织标本的厌氧菌收集方法
D尿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E窦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A封闭性脓肿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B胸腔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C组织标本的厌氧菌收集方法
D尿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E窦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A封闭性脓肿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B胸腔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C组织标本的厌氧菌收集方法
D尿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E窦道厌氧菌标本收集方法
AMRSA
BVRE
CPRSP
DESBL
EVISA
AMRSA
BVRE
CPRSP
DESBL
EVISA
AMRSA
BVRE
CPRSP
DESBL
EVISA
AMRSA
BVRE
CPRSP
DESBL
EVISA
AMRSA
BVRE
CPRSP
DESBL
EVISA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不属于超敏反应
AIFN-γ
BIL-2
CIL-4
DIL-8
EIL-10
AIFN-7
BIL-2
CsIL-2R
DTNF
EIL-10
A巨块型肝癌
B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C巨大肝腺瘤
D巨大FNH
E巨大肝肉瘤
ACT延迟扫描
BMRA
CCT三维后处理
D经皮穿刺活检
ECT灌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