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15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bim建模考题答案主要是为bim建模考试考生整理的bim建模考试试题,里面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等多种题型。
A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B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
C设备散湿量
D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D第Ⅳ阶段
A实现多用户在同一项目上同时工作,节省时间
B提高大型项目的操作效率
C避免因协同不好引发安全事故
D不同专业间的协作
A地板的总厚度
B地板的总热阻
C地板的基层材料
D地板的面层材料
A重置中心
B重置目标
C重置尺寸
D尺寸裁剪
A70%
B65%
C65%
D75%
A投资额
B建设期利息
C固定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
D公益金
A工作、节点、线路
B工作、虚工作、节点
C工作、箭线、节点
D工作、节点、时差
A1
B2
C3
D4
A可以将项目2的设置标准传递给项目1
B可以将项目1的设置标准传递给项目2
C可以将项目1和项目2的设置标准互相传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建设工程各相关方之间模型数据互用协议,是保证顺利实现数据互用的基础
B模型数据交换的格式应以简单、快捷、实用为原则
C不同的专业和任务需要的模型数据内容可以相同
D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是提高数据可用性和数据使用效率的基础
ABIM标准管理类
BBIM运营维护类
CBIM工程应用类
DBIM工具研发类
A基于BIM的深化设计
B基于BIM的施工方案模拟
C基于BIM的4D进度模拟
D基于BIM的资源优化与资金计划
A结构分析
B节能分析
C安全疏散分析
D协同分析
A双向直接
B单向直接
C思维引导
D中间翻译
A不同来源同一模型数据的独特性可有效减少数据冗余,是建设工程全生命期海量数据管理的重要条件
B模型结构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可实现面向应用需求的模型扩展和应用,是模型共享和数据互用的必要条件
C共享模型元素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能够被唯一识别,是支持模型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内应用的必要条件
D模型、子模型应按照一定的模型结构体系进行信息的组织和存储,模型应用涉及多个子模型间的信息交换,只有保证所有获取信息的唯一性和一致性,才能确保模型数据的正确应用
A11-13.25.03<10-21.05.00
B11-13.25.03+10-21.05.00
C12-33.25.03+10-39.01.00
D12-33.13.03<10-39.01.00
A先制定BIM应用业务目标,然后确定BIM应用具体内容,最后选择BIM应用技术路线
B先确定BIM应用具体内容,然后制定BIM应用业务目标,最后选择BIM应用技术路线
C先选择BIM应用技术路线,然后制定BIM应用业务目标,最后确定BIM应用具体内容
D先选择BIM应用技术路线,然后确定BIM应用具体内容,最后制定BIM应用业务目标
A由设计人员直接进行三维设计建模,省去了二维图纸转化成三维模型的过程,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和软硬件投入,减轻工作量
B不需要投入软硬件成本、人员学习成本、熟练掌握技术的时间成本
C不存在设计师与BIM“翻模”工程师之间的沟通问题,设计建模过程中的错漏碰缺问题和优化方案,设计师直接在三维模型上修改,效率大大提高
D工作流程简化,参与人员数量减少,有助于提高成果准确性
A全生命周期内
B项目设计阶段
C项目施工阶段
D项目运营阶段
A仿真
B隐藏线
C真实渲染
D带边框着色
A虚拟现实中场景的生成对实时性要求很高,LOD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图形生成加速方法
BLOD描述了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从最低级的近似概念化的程度发展到最高级的演示级精度的步骤
CLOD的定义可以用于两种途径:确定模型阶段输出结果以及分配建模任务
D从概念设计到竣工设计,LOD被定义为6个等级,分别为LOD100到LOD600
A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进行彩现,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B首先进行彩现,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建立网格及楼层线,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C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进行彩现,接着导入CAD文档,而后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最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
D首先建立网格及楼层线,然后导入CAD文档,接着建立柱梁板墙等组件,而后进行明细表或CAD输出,最后进行彩现
A参数
B工程量清单
C信息
D建筑功能分析
A时间信息
B几何信息
C造价信息
D二维图纸信息
A地下室
B屋顶
C楼板
D地坪
A11-13.25.03<10-27.05.00
B11-13.25.03+10-27.05.00
C12-33.25.03+10-39.01.00
D12-33.13.03<10-39.01.00
A设计分析
B规范验证
C性能分析
D管线综合
A软碰撞检查
B应碰撞检查
C综合碰撞检查
D专项碰撞检查
A具体图形编辑平台
B兼容建筑专业应用软件
C人员管理功能
D仿真模拟功能
A模型阶段输出结果
B设计阶段输出结果
C施工进度模拟
D计划建模
E分配建模任务
A明确项目BIM需求
B编制BIM实施计划
C基于BIM技术的过程管理
D项目完结与后评价
E项目的建设规划
A碰撞报告
B设计协调
C施工进度模拟
D构件加工指导
E运维协调
A自动-原点到远点
B手动-原点
C自动-中心到中心
D手动-中心
E自动-通过共享坐标
A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安装各专业间的碰撞,以及安装与结构间的碰撞
B注明碰撞所在位置、涉及图纸以及碰撞详细情况
C对可能发现碰撞点提前预警
D预留孔洞定位图说明
E上传BIM模型并进行调试
A平面视图
B立面视图
C剖面视图
D三维平行投影视图
E相机视图
A轮廓族
B详图构件族
C注释族
D标题栏族
A通过软件之间的通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在设计软件中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B通过碰撞结果数据的输入。碰撞检测结果导出为数据表格,通过在设计软件中位置数据的输入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定位。
C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传递转化。将碰撞结果导入第三方软件中进行转化处理,再导入设计软件中。
D通过碰撞结果文件的互动。碰撞检测的结果导出为结果文件,在设计软件中加载该结果文件,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E通过图像识别。基于三维BIM模型专业人员对模型碰撞点及碰撞情况进行观察,而后在设计软件中估计观察结果。
A资产管理
B设计方案管理
C公共安全管理
D能耗管理
E施工进度管理
A基本信息
B阶段特定信息
C临时信息
D法律强制信息
E永久信息
ABIM标准管理类人员
BBIM工具研发类人员
CBIM工程应用类人员
DBIM操作人员
EBIM教育类人员
A空间协调管理
B时间协调管理
C设备协调管理
D隐蔽工程协调管理
E应急管理协调
F节能减排管理协调
A通过软件之间的通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在设计软件中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B通过碰撞结果数据的输入。碰撞检测结果导出为数据表格,通过在设计软件中位置数据的输入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定位。
C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传递转化。将碰撞结果导入第三方软件中进行转化处理,再导入设计软件中。
D通过碰撞结果文件的互动。碰撞检测的结果导出为结果文件,在设计软件中加载该结果文件,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E通过图像观测识别。基于三维BIM模型专业人员对模型碰撞点及碰撞情况进行观察,而后在设计软件中根据观察结
A虚拟建造管理
B预制加工管理
C资产设备维护管理
D绿色施工管理
E建筑性能分析
ABIM标准管理类
BBIM工具研发类
CBIM工程应用类
DBIM技术管理类
EBIM教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