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90分钟
已答人数:442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bim历年建模师考试试题都在这里了,里面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等多种题型,还支持在线查看答案解析。
A参数化操作
B参数化提取数据
C参数化修改引擎
D参数化保存数据
A1-2
B2-3
C2-4
D3-5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韩国
A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B工程建筑模型的建立
C工程信息数据的整合管理
D施工技术的变革
A正一测
B正四测
C正五测
D正等测
A建立系统运行保障体系
B建立系统运行工作目标
C建立BIM实施应用标准
D建立BIM工作计划
A4000
B4300
C3700
D无法判断
A在北立面图会生成相同标高
B在东、西立面图会生成相同标高
C在所有剖面视图会生成相同标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A模型中所有窗宽度高变为1500
B模型中所有名称为C1827窗宽度均变为1500
C该C1827窗的窗宽度变为1500,模型中其他C1827窗底标高不变
D以上均不对
A建筑工程竣工预验收、竣工验收和竣工交付等工作宜应用BIM技术
B竣工验收模型应与工程实际情况一致,宜基于施工图设计模型形成,并附加或关联相关验收资料及信息
C竣工交付模型宜根据交付对象的要求,在竣工验收模型基础上形成
D与竣工验收模型关联的竣工验收资料应符合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要求
A施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运营维护
D全生命周期
AIFC格式
BIFCXML格式
CCOBIE格式
DCityGML格式
A坡面垂直高度/坡面长度
B坡面水平高度/坡面长度
C坡面垂直高度/水平宽度
D坡面水平高度/垂直高度
AShift键
BAlt键
C空格键
D回车键
A建筑能耗分析
B室外风环境
C水耗分析
D日照分析
ABIM模型生产工程师
BBIM专业分析工程师
CBIM信息应用工程师
DBIM系统管理工程师
A美国BIM研究与应用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B英国政府要求强制使用BIM
C日本的BIM发展非常落后
D韩国在运用BIM技术十分领先
A单线
B双线
C多线
D网格
A块体结构
B薄壁结构
C组合结构
D杆系结构
A高版本Revit可以打开低版本项目文件,并只能保存为高版本项目文件
B高版本Revit可以打开低版本项目文件,可以保存为低版本项目文件
C低版本Revit可以打开高版本项目文件,并只能保存为高版本项目文件
D低版本Revit可以打开高版本项目文件,可以保存为高版本项目文件
A可编辑
B不可编辑
C可复制
D不可复制
A几何约束
B关联设计
C尺寸约束
D尺寸驱动
ABIM模型可以为业主提供建设项目中所有系统的信息,在施工阶段做出的修改将全部同步更新到BIM参数模型中形成最终的BIM竣工模型,该竣工模型作为各种设备管理的数据库为系统的维护提供依据
B综合应用GIS技术,将BIM与维护管理计划相链接,可实现建筑物业管理与楼宇设备的实时监控相集成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及时定位问题来源
C基于BIM的协同合作模型下,利用三维可视化、数据信息丰富的模型,各方可以获得更大投入产出比
DBIM各应用只作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某个阶段的,不具备跨阶段应用的条件
A基础平面图
B基础详图
C系统图
D设计图
A空间感受
B功能需要
C通道两侧门洞的数量
D防火规定
A增加水泥用量
B增大水灰比
C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
D振捣密实,加强养护
A钢筋的直径
B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构件的配筋率
D钢筋的表面形状
A弧形墙不能插入门窗
B弧形墙不能应用“编辑轮廓”命令
C弧形墙不能应用“附着顶/底”命令
D弧形墙不能应用“墙洞口”命令
A基于BIM软件进行能耗分析
B辅助施工深化设计或生成施工深化图纸
C利用BIM技术对施工工序的模拟和分析
D基于BIM模型的错漏碰缺检查
A回风
B送风
C回风、送风
D送风、回风
A二维CAD设计图形象差,二维图纸不方便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传统方法不利于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B我国项目管理还处于中级水平,参与各方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
C精细化管理需要细化到不同时间、构件、工序等,难以实现过程管理。
D项目全寿命没有系统管理,各阶段分离脱节。
E由多个不同的参与方从各自角度出发,对项目进行管理,会影响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也影响了项目全寿命的信息管理。
A可视化
B参数化
C一体化
D仿真性
E自动化
F协调性
ABIM与招标投标
BBIM与设计
CBIM与施工
DBIM与造价
EBIM与运维
A概念设计文件
B施工图设计文件
C招投标文件
D方案设计文件
E初步设计阶段文件
A储存容量大
B易于共享
C信息查询效率高
D信息完整度高
E信息连接性强
AB01-矩形柱-300x300
B3#建筑楼梯
CB01-KZ-1-300x300
DB01-送风
EB01-结构墙-200
A直管段
B管件
C墙体
D附件
A能耗分析
B光照分析
C结构分析
D设备分析
E绿色分析
A弯头
B活接头
C多形状过渡件矩形到圆形
D多形状过渡件圆形到矩形
E过渡件
A设计方案论证
B结构分析
C物料管理
D安全分析
E规范验证
A圆柱体的投影
B正轴测图
C斜轴测图
D球体的投影
E截交投影
A利用BIM技术能够更好地确定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B利用BIM技术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C能够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D利用BIM技术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点)
A基于三维图形技术
B支持三维数据交换标准
C内置支持碰撞检查功能
D机电设计校验计算
E不支持出图
A通过软件之间的通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的碰撞检查软件与设计软件进行直接通讯,在设计软件中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B通过碰撞结果数据的输入。碰撞检测结果导出为数据表格,通过在设计软件中位置数据的输入从而对碰撞点进行定位。
C通过第三方软件的传递转化。将碰撞结果导入第三方软件中进行转化处理,再导入设计软件中。
D通过碰撞结果文件的互动。碰撞检测的结果导出为结果文件,在设计软件中加载该结果文件,定位发生碰撞的构件。
E通过图像识别。基于三维BIM模型专业人员对模型碰撞点及碰撞情况进行观察,而后在设计软件中估计观察结果。
A粘贴
B剪切
C拆分
D连接
A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对象应包括建筑工程中的建设资源、建设进程、建设成果
B建筑信息模型分类表代码应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单个分类表内各层级代码应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各代码之间用英文“-”隔开
C分类对象编码由表编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细类代码组成,表编码与分类对象编码之间用“.”连接
D增加类目和编码时标准中已规定的类目和编码应保持不变
ABIM应用业务目标
BBIM应用具体内容
CBIM应用成本估算
DBIM应用技术路线
EBIM应用保障措施
A概念设计阶段
B深化设计阶段
C施工实施阶段
D竣工验收阶段
E交付阶段
A小管让大管
B利用梁间空隙
C风水管交叉处,应风管上翻
D所有管线避让自流管道
E造价低的管道避让造价高的管道
ABIM与招标投标
BBIM与设计
CBIM与施工
DBIM与造价
EBIM与运维
A政府主管部门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E造价咨询单位
A几何信息
B非几何信息
C属性信息
D非属性信息
E时间信息
A內建族
B系统族
C体量族
D可载入族
A总平面布置图
B土方工程图
C竖向设计图
D结构布置图
E绿化布置图
A端点
B起点
C终点
D中点
E展开样式以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