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2月31日
精选习题
2024-12-31 12:47:44
收藏

单选题

1、除那一项外,其它各项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

  • A:歪曲的认知
  • B:饥饿
  • C:躯体创伤
  • D:噪音

答 案:A

2、道德评价是我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进行的()。

  • A:“荣”与“辱”的判断
  • B:“真”与“假”的判断
  • C:“有”与“无”的判断
  • D:“美”与“丑”的判断

答 案:A

解 析: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善恶、是非、荣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假等评价。

3、情感反应需要咨询师具有以下哪种能力()

  • A:真诚
  • B:共情
  • C:热情
  • D:解释

答 案:B

4、某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为55,表示样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数()。

  • A:比该分数低
  • B:与该分数相等
  • C:比该分数高
  • D:与该分数差不显著

答 案:A

解 析: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

5、对于共情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共情要全面了解求助者的既往经历
  • B:咨询师要从双方的角度看待求助者的问题
  • C:咨询师必须要与求助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 D:咨询师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答 案:D

6、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的量表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答 案:C

解 析: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可以进行乘除运算的是等距量表,因为等比量表是既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又可以 进行乘除运算。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是 既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又不可以进行乘 除运算的。

7、需要是( )。

  • A: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 B: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
  • D: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 案:D

8、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

  • A:不适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
  • B:缺少理论依据
  • C:不适用于过分偏执的人
  • D:不易操作实施

答 案:C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引发临床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特征包括()

  • A: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
  • B: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的联系
  • C: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 D: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式

答 案:ABCD

5、心理咨询师在职业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包括()。

  • A:心理咨询师应在自己专业能力范围内开展助人工作
  • B:心理咨询师应高度重视继续教育
  • C:心理咨询师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 D:心理咨询师应关注自我保健

答 案:ABCD

6、关于说服,正确的说法包括()

  • A:说服者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呈正相关
  • B:畏惧情绪一定会增强的说服效果
  • C:预先警告有利于说服
  • D: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答 案:AD

解 析:社会心理学 /态度
A: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B: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a.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否定畏惧本身,态度转变较少。b.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C:预先警告: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D:正确,自尊水平高的人更相信自己,不容易被说服

7、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远近原则
  • B:头尾原则
  • C:近远原则
  • D:大小原则

答 案:BCD

解 析: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化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①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②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③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