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2月30日
精选习题
2024-12-30 12:46:36
收藏

单选题

1、心理咨询师为了更容易判断不同临床资料之间的纵向关系,应该( )

  • A:按临床资料的性质分类整理
  • B:按临床症状的性质分类整理
  • C:根据需要编制分类整理程序
  • D:根据需要使用恰当的分类表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搜集整理评估 收集临床资料时,各类资料可能是互相交错的,面对相互交错和混杂的资料,往往给思考、判断带来不便,所以,应按资料性质再加以整理,这样,可能使咨询人员更容易判断不同资料之间的纵向、横向以及逻辑关系。

2、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 A:家庭
  • B:大学
  • C:杂志
  • D:观念

答 案:D

3、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4、咨询目标应该是( )。

  • A:咨询师的目标
  • B:双方商定的目标
  • C:求助者的目标
  • D:上级咨询师布置的目标

答 案:B

解 析:咨询目标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的目标,是双方都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要由双方商定。

5、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幻觉称为:

  • A:非真实感
  • B:功能性幻觉
  • C:思维鸣响
  • D:心因性幻觉

答 案:B

解 析:功能性幻觉指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答 案:C

解 析: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7、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 B: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
  • C: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
  •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 案:C

解 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

8、选择与求助者的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

  • A:年龄特征
  • B:性格特征
  • C:文化特征
  • D:以上三者

答 案:D

解 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在与求助者进行交谈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应考虑到求助者的因素有:1)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2)性格特征,求助者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为此,交谈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3)问题特征,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不同的交谈方式;4)文化特征,人的心理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念是必要的。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认知行为治疗程序吸收了()

  • A:行为技术及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成分
  • B:积极关怀技术的成分
  • C:情绪技术及系统脱敏疗法中的成分
  • D:精神分析技术的成分

答 案:AC

解 析: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思想的融合。纯粹的行为技术在它登上心理治疗的舞台时曾希望能包治百病,但仅仅采用经典条件反射或操作条件反射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而且,甚至沃尔甫的系统脱敏程序也不是纯粹的行为技术,它也要求病人通过思维过程去认识引起焦虑的刺激。这期间,作为中介变量的认知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了20世纪70年代,埃利斯、拉扎洛斯、贝克以及梅肯鲍姆等理论家吸收了行为技术以及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成分,提出了认知行为治疗程序。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的适用范围已大大拓宽,甚至超过了行为治疗和合理情绪疗法本身。

5、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 )。

  • A:做结论过于谨慎
  • B:不作道德判断
  • C:轻视求助者问题
  • D:转移求助者话题

答 案:CD

解 析: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以下五点: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6、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主要包括(  )。

  • A:神经质
  • B:精神质
  • C:内外向
  • D:掩饰性

答 案:ABC

解 析:艾森克人格结构的基本维度主要包括E(内外向)、N(神经质)、P(精神质)。内外向:分数高表示外向,分数低表示内向。神经质:分数高者常焦虑、担忧等;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稳重、善于自我控制。精神质:高分者可能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低分者态度温和,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形式运算阶段具有()特点。

  • A:泛定论
  • B:能进行归纳推理
  • C:能进行演绎推理
  • D:能通过抽象符号解决问题

答 案:BCD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