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28日
精选习题
2024-11-28 12:40:56
收藏

单选题

1、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  )中枢。

  • A:视觉性言语
  • B:言语运动
  • C:书写性言语
  • D:言语听觉

答 案:D

解 析: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是言语听觉中枢,又称威尔尼克区。该区域受到损伤,患者能够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这种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作接受性失语症。

2、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 A:利益
  • B:社会视角
  • C:态度
  • D:控制点

答 案:B

解 析:影响归因的因素有多方面:1)社会视角,即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即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时,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即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立的方向倾斜,比如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从而减少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反,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如努力程度、能力等)。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这种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动机性归困偏差。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有所差异;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情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3、评估测验的内容效度时可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专家判断法
  • B:统计分析法
  • C:经验推测法
  • D:剔除法

答 案:D

解 析:评估测验的内容效度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①专家判断法: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编制双向细目表,确定内容的具体细节及各自所占的比例;由每位评判者在评定量表上作出判断。②统计分析法:计算两个评分者之间评定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的相关性(复本信度);重测法也可用于内容效度的评估(测验一学习一再测验)。③经验推测法:这种效度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效度。

4、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
  • B: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
  • C: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
  • D: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没有任何关联

答 案:B

解 析: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5、在WAIS-RC中,各分测验粗分换算成量表分时使用的记分方法是()。

  • A:标准九分
  • B:T分数
  • C:标准十分
  • D:标准二十分

答 案:D

解 析:WAIS—RC各项分测验采用的标准分数常模是标准二十分(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使用的常模是离差智商(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

6、治疗前后SCL—90总分的减分率()为显效。

  • A:≥25%
  • B:≥35%
  • C:≥50%
  • D:≥75%

答 案:C

解 析:SCL—90总分减分率的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前后以量表SCL—90的总分的改变来反映疗效,评估标准包括:①减分率大于或等于25%,此时为有效;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此时为显效。

7、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杂乱多变的想法重复地涌现在脑内,这种症状可能是()。

  • A:破裂性思维
  • B:思维松弛
  • C:强制性思维
  • D:超价观念

答 案:C

解 析:A项,破裂性思维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因此,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B项,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交谈中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此时,与其交谈有一种十分困难的感觉;C项,强制性思维又称思维云集,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D项,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8、某咨询者表现为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缺乏兴趣,但外观上对人的态度变化还不明显,我们称之为()。

  • A:情绪低落
  • B:情感淡漠
  • C:心境淡漠
  • D:情感脆弱

答 案:A

多选题

1、中年人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 A: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多于青年期
  • B: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
  • C: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
  • D: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低于青年期

答 案:BC

解 析:中年人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中,上有上级,下有下级,平时还有朋友来往,所以,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为复杂。在与朋友的关系方面,由于性格变化和家庭原因,中年期的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但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也许朋友之间不常见面,但交情却越来越深。

2、神经衰弱的精神易兴奋可表现为( )。

  • A:情感高涨
  • B:联想增多
  • C:感觉过敏
  • D:运动增多

答 案:BC

解 析: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且杂乱,这是一种主观体验,病人感到分心和控制不住,但不伴有言语运动增多,因此不同于轻躁狂的心情高涨和精神运动型 兴奋。精神易兴奋的另一种表现是感觉过敏。

3、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的具体要求包括()。

  • A: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 B:各焦虑等级之间级差尽量均匀.
  • C: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 D: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心理咨询师本人

答 案:ABC

4、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所经历的阶段有()。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动作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 E:归属过程

答 案:ABCD

5、意志的品质有( )

  • A:自觉性
  • B:目的性
  • C:坚韧性
  • D:自制性

答 案:ACD

解 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意志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觉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坚韧性(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自觉性和自制性容易混淆,自觉性和目标感有关,能够达到目标的做,偏离目标的事情不做,有目标感的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自制性理解成自我管理和控制。

6、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

  • A:双趋冲突
  • B:双避冲突
  • C:趋避冲突
  • D:双重趋避冲突
  • E:正反冲突

答 案:ABCD

7、受测者的WAIS-RC分测验成绩与其他同龄人比较时,()。

  • A:8分及以下为弱项
  • B:13分及以上为强项
  • C:以10分为比较基础
  • D:以12分为比较基础

答 案:BC

解 析:略。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