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04月22日
精选习题
2024-04-22 12:51:22
收藏

单选题

1、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为条件的。

  • A:语言社会化
  • B:性别角色社会化
  • C:道德社会化
  • D:政治社会化

答 案:A

解 析: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妄想属于()。

  • A:记忆障碍
  • B:注意障碍
  • C:智能障碍
  • D:思维障碍

答 案:D

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 A:现实原则
  • B:道德原则
  • C:快乐原则
  • D:社会原则

答 案:C

解 析:略。

4、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作是其本人的()。

  • A:接纳社会的程度
  • B:精神症状的改变程度
  • C:社会适应程度
  • D:行为问题的残留程度

答 案:C

解 析: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作是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这是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

5、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叫()。

  • A:信度
  • B:效度
  • C:区分度
  • D:难度

答 案:B

解 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考虑的问题是: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因此,答案选B。

6、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中不包括()。

  • A:比较与分类
  • B:分析与综合
  • C:归纳与演绎
  • D:抽象与概括

答 案:C

解 析: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中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属于推理的活动方式。因此答案为C。  

7、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

  • A:两者都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 B:两者都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 C:前者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后者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 D:前者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后者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答 案:D

8、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地取决于()。

  • A:婴儿的体型
  • B:婴儿的气质
  • C: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 D:与其他家庭成员有关的母亲的行为

答 案:C

多选题

1、使用而质技术对应该注意(  )。

  • A: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 B:避免个人发泄
  • C: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 D:避免无情攻击

答 案:BCD

解 析:使用而质技术应该注意:①以事实根据为前提;②避免个人发泄;③避免无隋攻击;④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⑤可用尝试性而质。

2、“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

  • A:情绪发泄
  • B:假提问题
  • C:最终暴露
  • D:控制话题

答 案:ABCD

3、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

  • A:复本相关
  • B:评分者信度
  • C:专家推测
  • D:再测法

答 案:ABC

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 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
  • B: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
  • C:不能有内在的联系
  • 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答 案:AD

解 析: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J司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都是注意分配的例子。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否则注意的分配将是不可能的。注意分配的另一个条件是,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是很难同时进行。

5、暗示按照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

  • A:暗示
  • B:反暗示
  • C:有意暗示
  • D:无意暗示

答 案:CD

6、老年人记忆衰退的特点包括()。

  • A:机械记忆比意义记忆消退慢
  • B:再认比回忆效果好
  • C: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
  • D:记忆减退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有关

答 案:BCD

7、听觉的适宜刺激包括()。

  • A:380~780Hz的空气振动
  • B:特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
  • C:16~20000Hz的空气振动
  • D:特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答 案:CD

解 析:声波是指16~20000Hz的空气振动,这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们对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

更多推荐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