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力F对O点的转动效应称为力F对O点的矩,简称力矩;点O称为矩心,点O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以字母d表示。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7****2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09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97****2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009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判断题
力F对O点的转动效应称为力F对O点的矩,简称力矩;点O称为矩心,点O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以字母d表示。
答案
单选题
力F对O点之矩,记作( )。
A.Mo(F)=Fd B.Mo(F)=±Fd C.Mo(F)=-Fdsina D.Mo(F)=±Fdcosa
答案
判断题
力F作用相向O点平移时,为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这时应该附加一个力偶,该力偶的矩等于力F对O点的矩()。
A.对 B.错
答案
判断题
力F作用相向O点平移时,为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这时应该附加一个力偶,该力偶的矩等于力F对O点的矩()。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判断题
力F作用相向O点平移时,为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这时应该附加一个力偶,该力偶的矩等于力F对O点的矩()
答案
判断题
力矩平衡方程ΣMO(F)=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对O点之矩的代数和为0。()
答案
主观题
力F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效果用()来度量
答案
主观题
中国大学MOOC: 力F使物体绕任一点O转动的效应,决定于:
答案
单选题
设力F1,F2及点O都在某平面上,F1,F2不平行,其交点为A,且F1,F2对点O的力矩相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过点O且垂直于此平面的直线上任一点B,必有MB(F1)=MB(F2) B.对于OA直线上的任一点B,必有MB(F1)=MB(F2) C.对过直线OA且与此平面垂直的平面上任一点B,必有MB(F1)=MB(F2) D.除O点外,不存在另一点B,使MB(F1)=MB(F2)
答案
多选题
力F使刚体绕O点转动效果的强弱取决于:()即为力矩矢的三要素。
A.力矩的大小 B.力矩的转向 C.力和矢径所组成平面的方位 D.力的大小 E.力的方向
答案
热门试题
大小相等的四个力,作用在同一平面上且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C,试比较四个力对平面上点O的力矩,哪个力对O点之矩最大?() 力矩的平衡条件:各力对转动中心O点的力矩的()等于零 下图中力F对A点的力矩等于()。 力对点之矩是力对物体移动效应的度量 空间的两个力F1和F2对某固定点O的力矩矢相等,那么这两个力的作用线()。 若角θ、ω相差12o,则F点纬度是()。 若二次函数y=f(x)的图像过点(0,o),(-1,1)和(-2,o),则f(x)=__________. 力矩中的力臂是指从矩心O到F作用线的()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一个力F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力对点的矩在通过该点的轴上的()等于力对该轴的矩 力绕刚体O点转动的效果决定于两个因素,即()与()的乘积。 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统称为力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为零。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对空间内一点O的力矩是()。 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力对点之矩决定于()。 已知一刚体在5个力作用下处平衡,若其中4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O点,则第5个力的作用线必过O点 力对某点之矩(力矩)是量度该力使物体的物理量() 求证:O(f(n))+O(g(n))=O(max{f(n),g(n)})。 力沿作用线移动,力对点之矩不变。() 力对任一点之矩在通过该点的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之矩()。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