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数罟不入洿池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01****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34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01****3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934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数罟不入洿池
答案
简答题
词语解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洿:
答案
主观题
数罟不入湾池
答案
主观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段饱含生态智慧的论述出自哪位先哲?( )
答案
主观题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复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反映了儒家的生态实践观,是
答案
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观念自古有之,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
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观念自古有之。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
单选题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B.尊重自然规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D.改造世界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答案
主观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不可胜用也。”这段话的作者是()。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遂命酒,使快弹数曲。(赶快)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③数罟不入洿池(污浊)④金就砺则利(完成) ⑤叩关而攻秦(击) 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惜)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A.①③⑥⑦ B.②⑤⑦⑧ C.①②④⑧ D.③④⑤⑦
答案
热门试题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汉亦留之以相当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④公车特征拜郎中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⑥则群聚而笑之。⑦举孝廉不行 ⑧数罟不入洿池⑨衡下车,治威严 ⑩皆为陛下所成就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说明()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 );既來之,則安之。22、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不若人有其寶。23、是鳥也,( )。南冥者,天池也。24、父母之愛子,( )。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25、凡用兵之法,(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26、不違農時,(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21、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 )?22、獻玉者日:“( ),故敢獻之。”23、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患安。蓋( ),安無傾。24、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孰知其極?25、凡用兵之法,(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26、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A.指出这段文字的论点。B.说明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C.文中的“王道”包含了孟子什么样的治国思想? 下列句中解释全对的一组 (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使动用法,使……成为粪土)②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指“我”,谦称)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与今天所说的山东省范围不同)④何厌之有(讨厌,厌恶)⑤将军战河北(黄河)⑥数罟不入洿池(密)⑦披帷西向立(掀开帐幕)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⑨奋六世之余烈(功业)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下来) “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这是《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研讨与练习”,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恰当的是()。 “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这是《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研讨与练习”。下列对其设计意图分析不恰当的是()。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1、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六十而耳順。22、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2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安無傾。24、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鯤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25、是故學然後知不足,(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26、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王道之始也。 21、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善之善者也。22、子罕曰:“( ),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23、人之迷,其日固久。( ),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24、知困,然後能自强也。( )。《兌命》曰:“學學半。”25、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是烏也,( )。南冥者,天池也。 (21)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22)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 ),亦哀之矣。(23)雖有佳肴,(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24)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 )。(25)數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6)孰知其極?其無正?( )。人之迷,其日固久。 古语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4)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解释文中划横线字的含义。胜:数:斤:养生: 元朝蒙古贵族女子一般都戴蒙古族传统的罟罟冠() 21、不違農時,(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22、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23、宋人或得玉,( )。獻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之。”24、蓋均無貧,(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25、是故(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孰知其極?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段文字集中论述了什么问题?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