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犯罪人中,可以成立累犯的是()

A. 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
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
D. 被假释的犯罪人,假释期满5年之内再犯新罪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4****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93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44****9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493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下列犯罪人中,可以成立累犯的是()
A.被假释的犯罪人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 B.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 C.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 D.被假释的犯罪人,假释期满5年之内再犯新罪
答案
主观题
阿莎棼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种类型:过失犯罪人、()、机会犯罪人、()、累犯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和()。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选项,犯罪人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A.甲15周岁时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2010年10月出狱,这时他23周岁。2012年2月10日,他又将他人打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 B.乙17周岁时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2009年3月出狱,这时他22周岁。2011年12月10日。又因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 C.丙17周岁时因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5年5月出狱,这时他20周岁。2011年11月21日,他又因替国外人员窃取、刺探国家秘密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情报罪 D.丁26岁时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2008年5月出狱,这时他29岁。2011年7月23日,他又因抢夺他人财物,构成抢夺罪
答案
单选题
共同犯罪人中,被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是()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答案
单选题
按照刑法的规定,下列犯罪人中,不可能被减刑的对象是(  )。
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B.被单处罚金的犯罪分子 C.作为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答案
多选题
下列犯罪人员中,可以适用缓刑的是()。
A.犯罪人员有悔罪表现 B.犯罪人员的犯罪情节较轻 C.犯罪人员没有再犯罪危险 D.犯罪人员在被宣告缓刑后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共同犯罪人可以认定自首(  )。
A.胁从犯供述自己被胁迫情况下实施的犯罪,但未供述所知道的胁迫自己犯罪的胁迫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B.次要的实行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以及与自己共同实施犯罪的主犯和胁从犯的犯罪行为 C.帮助犯供述自己实施的犯罪帮助行为,以及自己所帮助的实行犯的犯罪行为 D.教唆犯供述自己的教唆行为,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后实施的犯罪行为
答案
单选题
根据犯罪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性、女性和双性犯罪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多选题
下列犯罪人员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是()。
A.18周岁的聋子张某 B.年满18周岁聋哑人的李某 C.双腿截肢的宋某 D.盲人运动员夏某
答案
多选题
下列情形中累犯成立的是()。
A.张某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缓刑期满后的第3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B.李某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的第4年,又犯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C.王某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被假释,于假释期满后的第5年又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田某犯叛逃罪被判处管制2年,管制期满后20年又犯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
答案
热门试题
下列情形中,成立累犯的是() 在共同犯罪的实行过程中,部分犯罪人放弃犯罪而其他犯罪人的行为达到既遂时,放弃犯罪者也成立犯罪既遂。 哪些犯罪人可以适用假释() 《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成立累犯的情节作出了特殊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犯罪人的认知结构是犯罪人( )的总称 犯罪人的下列财物中,可以适用没收财产刑处理的是()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累犯?(  )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累犯?()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累犯?( ) 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 )。 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 下列选项中不成立累犯的是 下列情形不成立累犯的是()。 对下列哪些犯罪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发布禁止令() 关于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哪一情形成立累犯?( ) 请对“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退出或放弃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进行辨析。 请对“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退出或放弃犯罪的,成立犯罪中止”进行辨析。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犯罪人在行为时的心理差异和犯罪行为深度的差异,将犯罪人分为初犯、累犯和惯犯,这主要是根据犯罪人在年龄、性别、智能、气质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犯罪人在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沾染恶习的深浅,犯罪动机和目的、犯罪手段和行为,以及对犯罪后果的考虑等方面的差异为因素考虑的() 下列(  )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