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是( )。

A. 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 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 “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仇
D. 晚年漂泊西南的客旅生活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35****1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21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35****1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21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反映的情绪状况是()。 在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作者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主要是原因造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的情绪状态是(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的情绪状态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孟浩然写的。()   杜甫在《春望》中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导致“国,破”的直接原因是爆发了()   可以说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诗句的美学观点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哪位唐朝诗人之手?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