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思想()  

A. “法不阿贵”
B. “等贵贱,均贫富”
C. “政在得民”
D. “为田开阡陌封疆”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20****9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07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20****9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607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思想()  
A.“法不阿贵” B.“等贵贱,均贫富” C.“政在得民” D.“为田开阡陌封疆”
答案
单选题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答案
单选题
624年,唐高祖颁布均田令及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A.错误 B.正确
答案
主观题
试述唐朝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答案
单选题
在隋和唐代早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之下,农民理论上的的身份性质是()。
A.农奴 B.自耕农 C.地主的佃农 D.国家的佃农
答案
单选题
唐朝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根本上有利于(  )。
A.封建国家 B.地方政府 C.中小地主 D.广大农民
答案
单选题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广大农民 D.大官僚
答案
单选题
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两税法制度。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唐后期用租庸调代替两税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780年实行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经济掠夺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确保财政收入 D.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答案
单选题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答案
热门试题
唐代均田制的实施是( )。 简述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中国历史上推行均田制的皇帝() 以下哪些属于隋朝开始实行的()①三省六部制②租庸调制③科举制④府兵制⑤募兵制⑥均田制⑦废除九品中正制 租庸调法是唐初颁布的,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为两税法所取代() 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②轻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③稳定的赋税④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密斯的里尔住宅体现了哪一种思想的影响() 唐朝用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主要原因是()。 ①均田制的废弛 ②农民破产的结果 ③安史之乱的破坏 ④朋党之争的影响   均田制结束于()。 均田制的性质是() 均田制的实质就是() “均田制”最早形成于 ( ) 。 均田制将土地分为()。 隋朝在制度建设方面,既体现为“继往”、又体现为“开来”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府兵制 ④均田制和租调制 “”体现了爱情的哪一种元素()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均田制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