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题库分类
下载APP
帮助中心
首页
考试
搜题
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查试题
>
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单选题
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 控制白眼的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
B. 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 控制白眼的基因表现出交叉遗传
D. 控制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56****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836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56****7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83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搜索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控制白眼的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 B.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控制白眼的基因表现出交叉遗传 D.控制红眼性状为隐性性状
答案
主观题
( )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
答案
判断题
美国人摩尔根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连锁与互换定律。()
答案
单选题
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突变型雌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果蝇与突变型果蝇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一条X染色体上的某片段发生缺失导致突变型,且含该X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 B.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C.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位于X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答案
主观题
摩尔根发现的是:()
答案
判断题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首次证明了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
答案
判断题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和基因连锁的规律,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创立了“基因学说”。 (章节:0 难度:2)
答案
主观题
摩尔根从1908年开始逐步进行了以果蝇为遗传对象的研究,通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他发现了遗传上的( ),这被称之为遗传学的第三定律,是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充实和补充。
答案
单选题
云南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野生猕猴中发现了一只极为罕见的白色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成一种白色的猕猴群,下列设计方案中,那种方案是最佳方案()
A.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以利从F1中选出白色猕猴 B.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猴与常色猕猴亲本交配 C.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猴与白色猕猴亲本交配 D.让其与多只常色猕猴交配,再让F1中雌、雄猴近亲交配
答案
单选题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答案
热门试题
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学规律是
果蝇的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果蝇的白眼是伴性遗传的隐性性状,其相对性状红眼是显性,均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是红眼的比例是()
摩尔根是()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体现了该生物资源的()
摩尔根将()作为人类进入蒙昧时代后期的标志
从果蝇的棒眼遗传现象,发现了位置效应的是()。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雌雄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中R和r及精子中R和r的比例是()。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雌雄果蝇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代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控制体色的一对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一对基因H、h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黑身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的F1有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4种表现型,请回答:从F1中选取一只灰身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灰身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获得F2,若F2中只出现灰身红眼和黑身红眼两种表现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若F2中出现了黑身白眼的类型,则F1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果蝇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现有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50只(全部红眼),♂50只(红眼24只,白眼26只)据此可推知双亲基因型是()
已知果蝇的红眼b和白眼b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子代出现了一只XXY的白眼果蝇。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变异原因,下列推断不能成立的是()
摩尔根在中说,胞族一词
摩尔根的代表作是( )。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
红眼雄果蝇(XAY)和白眼雌果蝇(XaXa)交配,F1共有果蝇50只,其中红眼雄果蝇有()
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一对红眼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子—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摩尔根提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四个阶段。()
摩尔根提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四个阶段()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免费查看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
20
次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获取验证码
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免费注册
新用户使用手机号登录直接完成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
【个人中心】
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
手机号后六位
我知道了
APP
下载
手机浏览器 扫码下载
关注
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微信
小程序
微信扫码关注
领取
资料
微信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