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 肌力训练以闭链运动训练为主
B. 下地负重和借助步行器行走训练应在术后至少6周后进行
C. 术后第1周屈膝控制在90°内,第2周屈膝应>90°,甚至达到120°
D. 术后需防止或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可牵拉腘窝软组织、腘绳肌及腓肠肌
E. 肌力训练重点是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特别是伸膝终末0~30°的主动伸展运动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01****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7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01****9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7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肌力训练以闭链运动训练为主 B.下地负重和借助步行器行走训练应在术后至少6周后进行 C.术后第1周屈膝控制在90°内,第2周屈膝应>90°,甚至达到120° D.术后需防止或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可牵拉腘窝软组织 E.肌力训练重点是股四头肌
答案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肌力训练以闭链运动训练为主 B.下地负重和借助步行器行走训练应在术后至少6周后进行 C.术后第1周屈膝控制在90°内,第2周屈膝应>90°,甚至达到120° D.术后需防止或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可牵拉腘窝软组织、腘绳肌及腓肠肌 E.肌力训练重点是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特别是伸膝终末0~30°的主动伸展运动
答案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肌力训练以闭链运动训练为主 B.下地负重和借助步行器行走训练应在术后至少6周后进行 C.术后第1周屈膝控制在90°内,第2周屈膝应>90°,甚至达到120° D.术后需防止或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可牵拉腘窝软组织、腘绳肌及腓肠肌 E.肌力训练重点是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特别是伸膝终末0~30°的主动伸展运动
答案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肌力训练以闭链运动训练为主 B.下地负重和借助步行器行走训练应在术后至少6周后进行 C.术后第1周屈膝控制在90内,第2周屈膝应>90,甚至达到120 D.术后需防止或纠正膝关节屈曲挛缩,可牵拉腘窝软组织、腘绳肌及腓肠肌 E.肌力训练重点是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特别是伸膝终末0~30的主动伸展运动
答案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手术关节首选的康复治疗为
A.主动运动 B.主动-辅助运动 C.连续性被动运动(CPM) D.下肢负重练习
答案
多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复治疗方法有()。
A.连续主动活动 B.肌力训练 C.管型石膏固定 D.重心转移和步态训练 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答案
单选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被动运动的作用是()
A.减轻手术后膝痛 B.在急症住院期间增加膝的主动屈曲 C.可有效替换物理治疗 D.减少伸肌变弱与屈曲挛缩的发生 E.促进手术伤口愈合
答案
单选题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正常成人前倾角平均为13°(12°~15°) B.Harris髋关节评分和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最常用 C.前倾角增大常与髋外翻并存,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D.假体柄周围骨的透亮带在预示假体松动方面有重要意义 E.正常成人颈干角平均为127°(125°~130°),若小于此角为髋外翻
答案
单选题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错误的是
A.正常成人前倾角平均为13°(12°~15°) B.Harris髋关节评分和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最常用 C.前倾角增大常与髋外翻并存,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D.假体柄周围骨的透亮带在预示假体松动方面有重要意义 E.正常成人颈干角平均为127°(125°~130°),若小于此角为髋外翻
答案
单选题
以下关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哪项是正确的()。
A.术后应用石膏托固定术侧膝关节于屈曲位。 B.术后可用温热疗法缓解术部疼痛。 C.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后可以给以冷敷,有助于止痛和消肿。 D.膝关节置换术仅影响浅感觉,本体感觉不受影响。 E.上下楼梯训练时应该患腿先上,健腿后上。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