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 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 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 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 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1****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04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141****5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004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从汉高祖推行“无为而治”,至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其实质反映了()   将《刑名》篇分为《刑名》、《法例》两篇,始于是() 将《新律》中的刑名分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诸子百家确有其事,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持有不同思想的诸子超过一百人() 诸子百家确有其事,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持有不同思想的诸子超过一百人()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著作是()。 战国时期,韩非提倡法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战国时期出现了早期地理著作《山海经》,曾记载“出铁之山三百六十九”,表明战国时期广泛使用了()   名家(又称刑名家)。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根据课程内容可知:黄老政治起源于湖南马王堆,是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合称___,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 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是 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 稷下学宫创办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稷下学宫创办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