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6条的规定,保护作品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A. 义务人
B. 学校
C. 权利人
D. 父母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09****6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494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09****6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1495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多选题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下列哪些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
A.著作权人 B.表演者 C.录音录像制作者 D.网络用户
答案
判断题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答案
单选题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规范性文件
答案
单选题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法规
答案
单选题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6条的规定,保护作品的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
A.义务人 B.学校 C.权利人 D.父母
答案
多选题
现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A.为介绍 B.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 C.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D.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
答案
多选题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包括()。
A.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 B.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C.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D.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
答案
单选题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可以避开技术措施的情形()。
A.为学校课堂教学,通过信息网络向少数人员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 B.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 C.国家机关依照行政 D.在信息网络上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答案
单选题
“红旗”原则:我国所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引入“避风港原则”的同时,还采用了“红旗原则”。按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著作权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提出书面通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删除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断开与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的链接。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接到著作权人的通知书之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断开与侵权作品、表演、录音
A.某文库类网站收到网友上传的国内某知名作家作品的电子版后,在不明知该作品是否侵权的情况下将之在该网站发布 B.某新闻网站在发表由该网记者采写的新闻的同时,提供了明知由该网其他记者先期采写的新闻的链接 C.某门户网站在收到著作权人的书面通知后,删除了由其他网友上传的该著作权人在本网站的原创文章 D.某网络数据库与众多学术期刊达成协议,收录了大量期刊论文电子版及相关链接
答案
单选题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的规定,为通过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使用其已经发表的短小文字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远程教育机构通过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可以()。
A.经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B.不经作者许可,要支付报酬 C.经作者许可,不支付报酬 D.不经作者许可,也不需支付报酬
答案
热门试题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 简述信息网络传播权 (名词解析) 信息网络传播权 法人的作品自创作完成后()年内未发表的,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再受法律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下面情形中,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是() 2006年5月10日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制体系化的实现。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施行时间() 2006年5月10日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标志着我国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制体系化的实现。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    )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信息网络传癍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下面情形中,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是() 下列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2001年修正之后的《著作权法》根据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采纳的一个全新的法律术语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它们是:()。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它们是:()。 为获取未出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单位需要做的工作有()等。 国家保护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网络出版服务单位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著作权法律法规。 下列关于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规定了作者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的是() 下列哪部法律法规全面地保护了著作权人、表演者以及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