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A. 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 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 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06****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44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06****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744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
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答案
单选题
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答案
单选题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开始实施均田制 B.免除百姓的徭役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答案
单选题
古代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成年男子可以分到( )亩田。
A.20亩 B.40亩 C.80亩 D.100亩
答案
主观题
古代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成年男子可以分到()亩田。
答案
单选题
“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对材料所示制度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名义上的土地国家公有制 B.战国时秦国首先推行后国力强盛 C.直至宋代被贵族官僚地主破坏 D.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租税服徭役
答案
单选题
在唐朝,按照均田制的规定,一成年男性农民可分到永业田( )亩,口分田( )亩。
A.20亩,80亩 B.30亩,70亩 C.60亩,40亩 D.50亩,50亩
答案
主观题
在唐朝,按照均田制的规定,一成年男性农民可分到永业田()亩,口分田()亩。
答案
单选题
《通典·田制》规定的授永业田:“其永业田,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石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助长了土地兼并的风气 B.以发展军事为主要目的 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D.对特权阶层存在双重性
答案
单选题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老人和残疾人可受田( )亩 。
A.20亩 B.30亩 C.40亩 D.50亩
答案
热门试题
按照均田制的规定,老人和残疾人可受田()亩 。 唐代均田制规定,丁男与中男,每人受田一百亩。唐初,唐太宗幸灵口(今陕西临潼县境),见“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这一现象() 按照均田制中规定,妇女可分田()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是为了() 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基本条件是 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周礼》规定男女结婚的年龄为(): 男三十,女二十|男二十五,女十八|男二十,女十五|男十八,女十五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纪》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魏书·食货志》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而泽”吗?为什么?(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病退:男年满五十周岁及以上,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及以上,连续工龄满十五年,由医院证明,并经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十八亩田在脚边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空山之中一亩田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