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首先提出德刑并用,以刑辅德思想的是孔丘()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2****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47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82****86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47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 提出“德主刑辅”行政伦理思想的是()。 在德礼、政刑的关系上,朱熹主张() 汉初,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这反映了,当时的治国理念是() 西周时期礼刑并用,以刑为主。 西周时期礼刑并用,以刑为主。 西周时期礼刑并用,以刑为主()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翻译:天之志,常置阴空处,稍取之以为助。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 西周初期统治者提出"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主张,进而提出"慎刑"的主张,强调的是:() 秦代律法“细密严苛,轻罪重罚”,汉代律法则“以刑辅德,重德轻刑”,特别是汉武帝执政后,汉律更加明显地融人“三纲五常”的礼教原则。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德、礼、政、刑,即()是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指导思想是重典治乱世、礼刑并用、()。 传统道德讨论的德刑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主旨是()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国际市场细分是美国市场学专家温德尔·R.史密斯于()首先提出的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首先提出者是( ) 在汉朝,“德主刑辅”的思想确立于( ) 东汉对“天刑”论提出激烈批判的思想家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