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遗传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A. 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B.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D. 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65****6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91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65****6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991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遗传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是长翅果蝇。此实验不能说明()
A.翅的发育过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时受环境影响 D.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
单选题
残翅果蝇幼虫用适当的高温处理,可发育成为长翅果蝇,这种现象属于()。
A.回复突变 B.基因多效 C.表型模拟 D.表现度
答案
判断题
在摩尔根实验室里,中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完成了对瓢虫色斑遗传规律的研究。()
答案
单选题
在摩尔根实验室里,中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完成了对瓢虫色斑遗传规律的研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初丹麦遗传学家Johannsen将遗传因子更名为()
A.密码子 B.基因 C.碱基对 D.启动子 E.DNA
答案
主观题
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有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次,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 ③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④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 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步骤: ①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雌性残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②(); ③(); ④()
答案
主观题
( )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
答案
判断题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答案
单选题
基因(gene)这个名词是__年由遗传学家约翰(W. Johamsen)提出来的()
A.1908 B.1909 C.1907 D.1906
答案
单选题
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在1902年,由美国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热门试题
果蝇作为模式动物,在遗传学实验中有诸多有点,以下哪种是错误的? 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国际遗传学家(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为中国遗传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美国遗传学家申克认为DNA决不是一份一成不变的设计图。() 行为遗传学家常用三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选择性喂养主要是()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 被评为“时代楷模”,将880万的毕业积蓄全部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的是哪位作物遗传学家() 基因地理项目启动了,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 遗传学家把番茄的红果与黄果、兔的白毛与黑毛称为相对性状,控制它们的因素是()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的。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的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所反应的遗传学终点是( ) 行为遗传学家常用三种方法进行研究,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三种常用的方法()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利用豌豆实验发现遗传定律的是哪位科学家? 斑翅果蝇交配受时辰节律控制() 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国际遗传学家(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为中国遗传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推荐:浙江学习平台 出题: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 发现果蝇遗传信息科学家是?() 果蝇常染色体卷翅基因为隐性致死基因,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另一连锁非等位基因纯合时产生残翅表型,残翅对正常翅为隐性,现让卷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预期后代中不同表型及其比为()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