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后产生

A. 5′磷酸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B. 3′磷酸基和5′羟基基团的末端
C. 5′磷酸基和3′磷酸基团的末端
D. 5′羟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E. 以上都不是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47****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04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47****8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204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后产生
A.5′磷酸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B.3′磷酸基和5′羟基基团的末端 C.5′磷酸基和3′磷酸基团的末端 D.5′羟基和3′羟基基团的末端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单选题
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5′…GGGGGGAATTCC…3′序列后,产生:
A.5′突出末端 B.3′突出末端 C.5′或3′突出末端 D.5′及3′突出末端
答案
单选题
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按AATTAATT方式切割,产生的末端突出部分含:
A.1个核苷酸 B.2个核苷酸 C.4个核苷酸 D.3个核苷酸
答案
多选题
一般来说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A.只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 B.其识别不受DNA来源的限制 C.不同生物的DNA经同一限制性酶切割后产生相同末端 D.对DNA两链的酶切位点常在同一位点
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特点的是
A.识别的序列呈回文结构 B.没有特异酶解位点 C.同时有连接酶活性 D.可切割细菌体内自身DNA
答案
判断题
同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靶 DNA,得到的片段的两个末端都是相同的
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II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特点的是()
A.识别的序列呈回文结构 B.没有特异酶解位点 C.同时有连接酶活性 D.可切割细菌体内自身DNA
答案
主观题
什么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星号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向
答案
单选题
第一个用于构建重组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
A.EcoR I B.EcoB C.EcoC D.EcoR II
答案
单选题
关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来源及其天然存在的意义,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来自噬菌体,用于复制病毒DNA B.来自细菌,有防御病毒侵染的意义 C.来自噬菌体,具有抗微生物作用 D.来自酵母菌,参与DNA复制
答案
热门试题
研究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在DNA重组技术中应用的某些基本酶类进行操作,这些酶被称作()。常用的工具酶包括: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反转录酶、多聚核苷酸激酶 内切核酸酶在核酸链的()切割核酸链,它们的作用产生()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切割DNA分子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或附近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DNA() 所有微生物产生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后,都产生黏性末端。 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DNA与载体DNA时,酶切片段不能互相连接的是()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I类酶() 最早分离得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Ⅲ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的序列是固定的()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特征性DNA序列都是反向重复序列。 应用于DNA克隆中的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 中国大学MOO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双链DNA分子后,可产生3种类型的末端:5ˊ黏性末端、3ˊ黏性末端平端或钝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