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研究发现,SCI人群骨密度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

A. 桡关节
B. 股骨颈和大转子
C. 膝关节
D. 胫骨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4****7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5867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84****7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5868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研究发现,SCI人群骨密度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
A.桡关节 B.股骨颈和大转子 C.膝关节 D.胫骨
答案
单选题
研究发现,SCI人群上肢退变最常见的部位是()
A.指关节 B.桡关节 C.肩部、腕部 D.肘关节
答案
单选题
用于人群普查的骨密度测量法是()
A.SPA B.DPA C.DEXA D.QCT E.超声波
答案
单选题
SCI人群骨量丢失,以()最为明显
A.骨盆 B.上肢 C.股骨远端、胫骨近端 D.髋部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些人群骨密度值建议用Z值来表示()
A.小于50岁的男性 B.儿童 C.绝经前妇女 D.以上均是
答案
单选题
李奶奶到医院检查“骨密度”,发现骨密度偏低,患有轻度骨质疏松,李奶奶应该服用()
A.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B.钙片 C.乳酸亚铁糖浆 D.维生素C
答案
主观题
骨密度
答案
单选题
SCI人群骨量丢失的特点,错误的是()
A.脊髓损伤后最初几个月内,骨量丢失不显著 B.骨小梁密集,矿物质流失相对严重 C.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程度将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D.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尤重
答案
判断题
通过超声检测骨密度
答案
单选题
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率接近一半。低骨量人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骨质疏松症“普遍不了解”,5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检测比例很低。如果提高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率,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就能有效降低。以下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A.假设了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预防手段 B.暗含了大部分骨密度低的人并未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C.忽视了饮食和锻炼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影响 D.忽视了低骨量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因人而异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