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 34000元
B. 30000元
C. 19000元
D. 15000元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64****7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99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64****71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399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答案
单选题
甲于2006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张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2003年3月间诈骗王某4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0000元 B.34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答案
单选题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 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 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待曾在1997年3月间诈骗张某4 000元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
A.34 000元 B.30 000元 C.19 000元 D.15 000元
答案
单选题
甲于2013年1月份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各平分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2006年3月间,诈骗张某10000元而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在处罚甲诈骗时其犯罪金额应认定为( )
A.40000元 B.30000元 C.25000元 D.15000元
答案
单选题
2012年n月,甲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2006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而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关于甲诈骗金额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34000元 B.30000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答案
单选题
第 37 题 2007年6月,甲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主动交代曾在2001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0元而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实。关于甲诈骗金额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34,000元  B.30,0001元 C.19,000元  D.15,000元
答案
单选题
甲、乙系夫妻,育有一子丙。甲的父亲去世后,甲的母亲李某与甲的弟弟丁一起生活。1990年起李某为照看丙,开始与甲一家共同生活。2010年甲因病去世,李某伤心过度而中风,乙一直照顾李某。2018年李某去世,留下存款6万元。该6万元(  )。
A.只能由丙、丁继承 B.应当由乙、丙、丁继承 C.全部由丁继承 D.只能由乙、丙继承
答案
单选题
甲、乙系夫妻,育有一子丙。甲的父亲去世后,甲的母亲李某与甲的弟弟丁一起生活。1990年起李某为照看丙,开始与甲家共同生活。2010年甲因病去世,李某伤心过度而中风,乙一直照顾李某。2018年李某去世,留下存款6万元,该6万元()
A.全部由丁继承 B.只能由乙、丙继承 C.只能由丙、丁继承 D.应当由乙、丙、丁继承
答案
单选题
公民李某于2014年6月外出游泳溺水,意外死亡。王某与李某虽然未登记结婚但却生活了10年,并生有一子李丙。李甲是李某与前妻孙某共同收养的孩子。李乙是李某与孙某所生的孩子,下述人员中,不享有李某继承权的是()。
A.王某 B.李甲 C.李丙 D.李乙
答案
单选题
李某育有子女甲和乙,2008年立下遗嘱,将其全部遗产留给甲。李某于2014年4月死亡,经查,李某立遗嘱时甲18岁,乙15岁,现甲、乙均已工作。李某的遗产()
A.由甲全部继承 B.由乙全部继承 C.由甲乙各继承一半 D.甲继承多半乙继承少半
答案
热门试题
甲于1990年与乙结婚,2003年以个人名义向其弟借款10万元购买商品房一套夫妻共同居住。2003年,甲、乙离婚。则甲向其弟所借的钱(  )。 朱某与陈某育有二子,长子朱甲,次子朱乙。朱甲娶妻李某,并于2005年生有一子朱小甲。朱甲于2009年5月遇车祸身亡。朱某于20 1 0年1 0月病故,留有与陈某婚后修建的面积相同的房屋6间。朱某过世后,陈某随儿媳李某生活,该6间房屋暂时由次子朱乙使用。20 1 0年1 1月,朱乙与曹某签订售房协议,以1 2万元的价格将该6间房屋卖给曹某。陈某和李某知悉后表示异议,后因朱乙答应取得售房款后 甲公司于2012年6月20日解除了李某作为甲公司业务员的资格,之后未通知乙公司,李某于2013年3月29日又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购销计算机的合同,乙公司按合同购置配件并履行了全部义务,但甲公司未履行合同的义务,给乙公司造成了10万元损失。乙公司应() 甲公司于2010年6月20日解除了李某作为甲公司业务员的资格,之后未通知乙公司,李某于2011年3月29日又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购销计算机的合同,乙公司按合同购置配件并履行了全部义务,但甲公司未履行合同的义务,给乙公司造成了10万元损失。乙公司应() 郭某,男,1988年1月17日出生,2003年5月6日因与同学李某发生口角,便将李某杀害,2004年5月,法院开始审理此案,应当() 李某与徐某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李甲与李乙。后李某与徐某因感情破裂离婚,两个儿子归徐某抚养,李某每月支付生活费。过了10年,徐某又与林某结婚,当时李甲已参加工作,李乙随徐某改嫁。徐某又与林某生一子林丙。李某离婚未再婚,并于1994年去世,留下遗产3000元。2003年1月林某去世,留有遗产3000元。依法律规定,本案中的遗产分割,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张某于2003年3月设立乙个人独资企业。2003年5月,乙企业与甲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2003年8月15日前支付给甲公司货款15万元,但乙企业一直未支付该款项。2004年1月乙企业解散。2006年5月1日,甲公司要求张某偿还上述15万元债务,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张某于2003年3月设立乙个人独资企业。2003年5月,乙企业与甲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2003年8月15日前支付给甲公司货款15万元,但乙企业一直未支付该款项。2004年1月乙企业解散。2006年5月1日,甲公司要求张某偿还上述15万元债务,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张某于2003年3月设立乙个人独资企业。2003年5月,乙企业与甲公司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2003年8月15日前支付给甲公司货款15万元,但乙企业一直未支付该款项。2004年1月乙企业解散。2006年5月1日,甲公司要求张某偿还上述15万元债务,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王某于2015年4月将自有住房出租给李某1年,年租金为5000元。2015年5月王某将该房屋抵押给甲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15年6月,李某将房屋转租给张某,签订了6个月的转租合同。王某应缴纳房产税( )元。 王某于2011年4月将自住房出租给李某1年,年租金为5000元。2011年5月王某将房屋抵押给甲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11年6月,李某将房屋转租张某,签订了6个月的转租合同。王某应缴纳房产税()元。 王某于2011年4月将自住房出租给李某1年,年租金为5000元。2011年5月王某将房屋抵押给甲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11年6月,李某将房屋转租张某,签订了6个月的转租合同。<br>王某应缴纳房产税()元 甲、乙于1980年3月5日共同创作完成一部作品,甲于1993年5月8日去世,乙于2001年7月6日去世,该作品受法律保护的截止时间是( )。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公安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 赵某、钱某合伙诈骗李某人民币2万元,某县gongan局甲、乙、丙、丁四名侦查人员共同办理本案。其中应当回避的是() 甲公司于2019年8月与乙公司签订了数份以货易货合同,以共计30000元的板材换取20000元的洗衣液,甲公司取得差价10000元。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甲公司于2020年8月与乙公司签订了数份以货易货合同,以共计30000元的板材换取20000元的洗衣液,甲公司取得差价10000元。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王某于2011年4月将自住房出租给李某1年,年租金为5000元。2011年5月王某将房屋抵押给甲银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11年6月,李某将房屋转租张某,签订了6个月的转租合同。(2012年真题)王某应缴纳房产税( )元。 甲向乙借款3万元,而乙欠甲3万元。甲的债务于2009年2月9日到期,乙的债务于2009年8月8日到期。2009年2月10日,甲与乙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两笔债务相抵,双方互不相欠。甲与乙的行为属于()。 甲向乙借款3万元,而乙欠甲3万元。甲的债务于2013年2月9日到期,乙的债务于2013年8月8日到期。2013年2月10日,甲与乙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两笔债务相抵,双方互不相欠。甲与乙的行为属于()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