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了乙。在获取赎金后,为防罪迹败露,便杀害乙以灭口。甲的行为( )。

A. 构成绑架罪一罪
B. 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
C. 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
D. 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三罪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7****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58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57****2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959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了乙。在获取赎金后,为防罪迹败露,便杀害乙以灭口。甲的行为( )。
A.构成绑架罪一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 C.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 D.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三罪
答案
多选题
我国《刑法》第303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为勒索赎金绑架乙,在获得赎金后为了灭口而杀害乙。甲的罪行符合绑架罪的
A.基本的犯罪构成 B.修正的犯罪构成 C.加重的犯罪构成 D.派生的犯罪构成
答案
判断题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视为绑架勒索的一种特殊形式,以绑架罪论处。
答案
判断题
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区别
答案
判断题
简述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区别。
答案
多选题
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
A.行为手段不尽相同 B.实施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不同 C.犯罪对象不尽相同 D.归属的类罪名不同
答案
单选题
甲.乙合谋绑架人质,在甲去取赎金时,乙未与甲商量便杀害了人质。后来两人又绑架了一名人质,在取到赎金后,又将人质身上的1000元现金抢走。则甲的行为()
A.前后两次均构成绑架罪 B.前一次无罪,后一次构成抢劫罪 C.前一次构成故意杀人罪,后一次构成抢劫罪 D.前一次构成绑架罪,后一次构成抢劫罪
答案
判断题
为勒索财物而非法拘禁、扣押他人的,都构成绑架罪。
答案
单选题
甲(15岁)、乙(18岁)合谋绑架人质,在甲去取赎金时,乙未与甲商量便杀害了人质。后来两人又绑架了一名人质,共谋后杀害了人质,在取赎金时被抓获。则甲的行为()
A.前一次故意杀人罪,后一次故意杀人罪 B.前一次故意杀人罪,后一次绑架罪 C.前一次无罪,后一次故意杀人罪 D.前一次绑架罪,后一次故意杀人罪
答案
单选题
张某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李某,并在领取赎金前将李某杀害,对张某的判决不正确的是()
A.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B.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C.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十万元 D.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答案
热门试题
绑架勒索罪属于 甲(15周岁)、乙(18周岁)合谋绑架人质,在甲去取赎金时,乙未与甲商量便杀害了人质。几个月后两人又绑架了一名人质,在取到到赎金后,又将人质身上的1000元现金抢走。甲的行为() 甲(15周岁)、乙(18周岁)合谋绑架人质,在甲去取赎金时,乙未与甲商量便杀害了人质。几个月后两人又绑架了一名人质,在取到赎金后,又将人质身上的1000元现金抢走。甲的行为()。 绑架妇女、儿童罪与绑架勒索罪的主要区别是()。 中国大学MOOC: 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中国大学MOOC: 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 甲乙二人以向丙勒索财物为目的,将丙的儿子作为人质强行从学校带走,甲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应当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情形是(  )。 甲绑架妇女乙意图出卖,苦于无人收买,遂将乙送回家,甲成立绑架罪中止()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应以绑架罪和抢劫罪定罪处罚。甲、乙共同盗窃,由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 甲抢夺乙的财物,尚未构成抢夺罪,但为抗拒抓捕造成乙重伤,甲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拐卖儿童罪立案侦查。 甲将乙(6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的父亲已经报案,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到了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梁某按计划在深夜埋伏在仇人许某出没处将其杀害后,为转移警方注意力,声称许某已被其绑架并向其家人勒索财物。梁某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甲(17周岁)、乙(15周岁)经预谋后,在某学生放学路上将其绑架,并向家属勒索财物,家属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及时处理并将甲、乙抓获,解救了被绑架的学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二人绑架丙,丙家人交付20万元赎金。甲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乙认为丙家人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在甲动手杀丙时,乙与丙联手将甲杀死。乙、丙杀死甲的行为性质属于()。 甲、乙二人绑架丙,丙的家人交付30万元赎金。甲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乙认为丙家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遂在甲动手时,乙与丙联手将甲杀死。乙和丙杀死甲的行为性质为()。 甲将乙(8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试说明:(1) 本条规定中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的含义应如何理解?(2) 本条规定中的“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的含义应如何理解?(3)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劫持他人并强迫被劫持人当场交付财物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为什么?(4)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抢劫婴儿的行为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