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等边三角形布桩,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比较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桩径d为0.45m,桩间距s为0.9m;方案二,桩径为0.5m,面积置换率同方案一,则方案二桩间距s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1.15m
B. 1.05m
C. 1.00m
D. 0.95m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28****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01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228****35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01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灰土的体积比宜为2:8 B.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4倍 C.桩顶应设置褥垫层,厚度可取500mm,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5 D.采用钻孔夯扩法成孔时,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2m
答案
单选题
某湿陷性黄土地基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等边三角形布桩,在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比较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桩径d为0.45m,桩间距s为0.9m;方案二,桩径为0.5m,面积置换率同方案一,则方案二桩间距s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1.15m B.1.05m C.1.00m D.0.95m
答案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地面以下8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层。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底面积为18m×45m,基础埋深3.00m,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灰土桩直径φ400mm,桩间距1.00,等边三角形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处理该场地的灰土桩数量(根)为下列哪项?(  )
A.936 B.1245 C.1328 D.1592
答案
单选题
拟用挤密法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当挤密桩直径d为0.5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孔中心距S采用1.0m,若桩径改为0.6m,要求面积置换率m相同,此时桩孔中心距S宜为下列()值。
A.1.0 B.1.1 C.1.2 D.1.3
答案
单选题
拟用挤密法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当挤密桩直径d为0.5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孔中心距S采用1.0m,若桩径改为0.6m,要求面积置换率m相同,此时桩孔中心距S宜为下列()值
A.1.0 B.1.1 C.1.2 D.1
答案
单选题
换填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不宜采用()
A.石灰土垫层 B.粉煤灰垫层 C.水泥土垫层 D.素土垫层
答案
单选题
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接近最优含水量,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最接近下列()个选项
A.0.25m3 B.0.5m3 C.0.75m3 D.1.0m3
答案
单选题
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近最优含水量,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最接近()m3。
A.0.25 B.0.5 C.0.75 D.1.0
答案
单选题
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近最优含水量,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最接近()m3。
A.A.0.25 B.B.0.5 C.C.0.75 D.D.1.0
答案
单选题
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接近最优含水量,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则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为( )。
A.0.25m3 B.0.5m3 C.0.75m3 D.1.0m3
答案
热门试题
某场地浅层湿陷性土厚度6.0m,平均干密度1.25t/m3,干部为非湿陷性土层。采用沉管法灰土挤密桩处理该地基,灰土桩直径0.4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0.8m,桩端达湿陷性土层底。施工完成后场地地面平均上升0.2m。求地基处理后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最接近下列何值(  )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 拟用挤密桩法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当挤密桩直径d为0.4m,按三角形布桩时,桩孔中心距S采用1.0m,若桩径改为0.45m,要求面积置换率m相同,此时桩孔中心距S宜采用下列( )个选项的值。 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建筑地基,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下列()项作为垫层材料。() 初步设计时,用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为( )。 初步设计时,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的要求是() 可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措施有( )。 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式的有() 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区,构造物地基常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区,构造物地基常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哪几种地基处理方法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哪种方法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 初步设计时,灰土桩挤密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无载荷载试验资料时,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哪一要求? 有一杂填土地基建筑场地,该土层无地下水,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4t/m3,挤密后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1.82t/m3,现采用桩孔直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则桩的间距应设计为(  )m。 有一杂填土地基建筑场地,该土层无地下水,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4t/m3,挤密后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1.82t/m3,现采用桩孔直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则桩的间距应设计为()m 下面哪些方法可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 对拟采用桩基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为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方法比较适宜的是()。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 50025—2018),下列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说法错误的是哪个选项?(  )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换填土处理中,挖除一定深度湿陷性黄土,换以合乎要求的土或灰土分层填筑,( )夯实。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