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46 题 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6****8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83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6****89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684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46 题 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主观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第 24 题 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答案
单选题
《孟子?梁惠王》中“寡人之于国也”一段,孟子认为王道的起始在于()
A.根据灾害情况进行移民 B.使老百姓吃饱穿暖 C.在战争中获得优胜 D.提高君王在百姓中的威望
答案
主观题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的一段话,然后回答 27~29 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第 27 题 一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单选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实行王道始于(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谨庠序之教 C.养生丧死无憾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答案
主观题
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单选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
A.小国寡民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王道仁政
答案
单选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 )
A.称王天下的方法 B.用仁政治理天下 C.夺取王位的方法 D.用武力统一天下
答案
主观题
郑板桥“题画”中的一段话提到了:
答案
主观题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热门试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 能用一段话将图书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是()的阅读目标。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有()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兵器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 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 题干中小陈的最后一段话属于() 咨询师在第一段话中使用了()。 小红向凤姐转述平儿的一段话涉及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 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主旨的是( )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解释画横线字的含义。检:涂:发:(2)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4)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本体和喻体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了《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基本观点。这种论证方法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赵老师在阅读教育相关书籍时,有这样一段话:“学生在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后,能够提高他们的比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等。”那么,这段话倾向于() 心理咨询师最后的一段话中出现的错误包括(  )。 心理咨询师在本段咨询中说的最后一段话,目的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