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利用冰作为蓄冷介质,为潜热式蓄冷,单位蓄冷能力大(为()KW·h/立方米),蓄冷体积小。

A. 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5****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05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15****4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05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利用冰作为蓄冷介质,为潜热式蓄冷,单位蓄冷能力大(为()KW·h/立方米),蓄冷体积小。
A.0~20 B.20~30 C.30~40 D.40~50
答案
单选题
按蓄冷介质分类,蓄冷系统可分为水蓄冷、冰蓄冷和()。
A.优态盐蓄冷; B.相变材料蓄冷; C.蒸汽蓄冷; D.溴化锂蓄冷
答案
单选题
共晶盐蓄冷系统的蓄冷能力虽比冰蓄冷小,但比水蓄冷大,其蓄冷槽容积仅为水蓄冷系统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答案
判断题
蓄冷系统可以分为水蓄冷、冰蓄冷系统二类。
A.对 B.错
答案
单选题
冰蓄冷与水蓄冷是蓄能空调的两种主要形式。水蓄冷与冰蓄冷相比,水蓄冷的优势为下列哪一项?
A.蓄冷密度更大 B.维护费用更低 C.冷损耗更小 D.冷冻水温度更低
答案
多选题
蓄冷技术按蓄冷介质分为( )。
A.水蓄冷 B.共晶盐蓄冷 C.冰晶蓄冷 D.冰蓄冷
答案
多选题
与水蓄冷相比,冰蓄冷的优势是( )。
A.蓄冷密度大 B.供水温度稳定 C.冷量损耗大 D.送风温度低
答案
单选题
冰蓄冷空调系统中,总蓄冷量应考虑()
A.减少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部分高峰段的冷负荷 B.减少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C.减少部分高峰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和平段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D.减少平段用电时段的空调冷负荷
答案
多选题
空调蓄冷技术按蓄冷介质可分为:()
A.水蓄冷系统 B.冰蓄冷系统 C.优态盐有蓄冷系统 D.共晶盐蓄冷系统
答案
单选题
从热力学角度来讲,冰蓄冷空调属于()蓄冷
A.显热 B.潜热 C.交换 D.共晶盐
答案
热门试题
关于水蓄冷与冰蓄冷技术比较,正确的是() 为了提高蓄冷罐的冷能力并满足供冷时的负荷要求,提高水蓄冷系统蓄冷效率,应采用的主要蓄冷方式不包括() 一套水蓄冷系统,24h逐时冷负荷计算的蓄冰装置有效容量为350000kW·h,制冷机白天空调工况的运行时间为8h、夜间蓄冷工况运行的时间为6h。假设蓄冷运行时制冷能力的变化率为0.7,容积率为1.1,蓄冷效率为0.85,蓄冷槽可利用的进出水温差为5℃。则部分负荷蓄冷时,水蓄冷贮槽的容积约为( )。 水蓄冷系统当蓄冷量大于()或蓄冷容积大于()时,水蓄冷最为经济。 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蓄冰率是指() 动态冰蓄冷的冰片滑落式与静态冰蓄冷的盘管内融冰方式相比,具有下列哪个突出特点?( ) 蓄冷蓄热模式分为全量蓄冷(热)和分量蓄冷(热)。 冰蓄冷系统宜采用() 冰盘管式蓄冷系统的蓄冰槽内需保持()以上的水,以便抽水融冰。 与冰蓄冷冷源相比,相同蓄冷量的水蓄冷冷源系统() 在自然分层水蓄冷系统中,为了提高蓄冷能力,主要应() 蓄冷空调系统介质可以分为水、冰、油、气等() 冰蓄冷技术省钱不节能。() 采用大温差冷水时,冰蓄冷系统宜采用( )。 外融冰式蓄冷系统的特点是()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时,应根据蓄冷一释冷周期内冷负荷曲线以及( )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采用全负荷蓄冷或部分负荷蓄冷。 水蓄冷按照蓄冷罐的形式可以分为? 冰蓄冷系统,蓄冷周期内仍有供冷负荷(基载负荷),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设置基载制冷机?( ) 冰蓄冷技术的特点是( )。 冰蓄冷系统运行控制策略有(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