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三月不知肉味”原为孔子用来形容()的独特魅力。

A. 诗歌
B. 音乐
C. 小说
D. 散文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3****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5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03****5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176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让孔子欣赏后“三月不知肉味”的乐舞是:( ) 被孔子评价为观后“三月不知肉味”的乐舞是()。 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什么事情() 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周朝哪支乐曲? 让孔子欣赏后“三月不知肉味”的乐舞是:()。 孔子游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孔子之所以能“三月不知肉味”是因为韶乐符合孔子“尽善尽美”的()。 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效果。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韶》指的是() 孔子在齐国听到歌颂虞舜功德的《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了美感具有愉悦性。() “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____。(出题单位: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推荐单位:江苏学习平台)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观赏一部乐舞后“三月不知肉味”,赞其“尽善尽美”。这部乐舞是( )。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观赏一部乐舞后“三月不知肉味”,赞其“尽善尽美”。这部乐舞是( )。 《吃饭》一文中,作者用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未得吃道三昧”,其原因是    (  ) 《吃饭》一文中,作者用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未得吃道三昧”,其原因是    (  ) 《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艺术鉴赏的哪一个效果()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