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某患儿,有发绀。查体: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诊断为法洛四联症。需要与法洛四联症鉴别的先天畸形有()。

A. A.法洛三联症
B. 法洛五联症
C. 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
D. 右心室双出口
E. 主动脉窦瘤
F. 永存动脉干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89****6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939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589****6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4940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患儿,男,5岁,查体发现口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有杵状指。
A.肺淤血 B.体循环淤血 C.大量胸腔积液 D.心脏内出现左向右分流 E.心脏内出现右向左分流
答案
主观题
患儿,男,5岁,查体发现口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有杵状指。
答案
单选题
患儿,男,5岁,查体发现口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有杵状指。首选的检查是
A.心脏三位像 B.心电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导管检査 E.血气分析
答案
多选题
某患儿,有发绀。查体: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诊断为法洛四联症。需要与法洛四联症鉴别的先天畸形有()。
A.A.法洛三联症 B.法洛五联症 C.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门格综合征 D.右心室双出口 E.主动脉窦瘤 F.永存动脉干
答案
单选题
患儿,男,5岁,查体发现口唇发绀,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有杵状指。引起发绀最主要的原因是
A.肺淤血 B.体循环淤血 C.大量胸腔积液 D.心脏内出现左向右分流 E.心脏内出现右向左分流
答案
多选题
患儿女,2岁,出生后即有发绀,生长发育差。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术后并发症有()
A.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B.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C.残余室间隔缺损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F.肺动脉高压危象
答案
单选题
患儿女,2个月,生后即有发绀,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首选治疗是()
A.强心 B.利尿 C.纠正酸碱 D.扩容 E.行ASO术
答案
单选题
某4岁男孩,婴儿期开始发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及抽搐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Ⅱ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有杵状指。应考虑()。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答案
多选题
某患儿,有发绀。查体: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诊断为法洛四联症。关于法洛四联症中肺动脉狭窄的超声表现,叙述正确的有()
A.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可显示漏斗部下方异常增厚的肌束或隔膜 B.右心室流出道局部狭窄时,在狭窄远端与肺动脉瓣之间可见到相对较宽的第三心室 C.右心室流出道记录到双期湍流频谱 D.右心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CDFI呈五彩镶嵌血流信号 E.肺动脉瓣增厚,开放受限 F.肺动脉干狭窄 G.胸骨上窝扫查不能提高肺动脉及分支的显示率
答案
多选题
患儿女,2岁,出生后即有发绀,生长发育差。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A.胸部X线片 B.心电图 C.心脏彩色超声 D.心血管造影 E.CT F.MRI
答案
热门试题
患儿女,2个月,生后即有发绀,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目前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患儿,2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 患儿,3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某4岁男孩,婴儿期开始发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及抽搐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Ⅱ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有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女,5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踞,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Ⅱ度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患儿女,5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踞,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Ⅱ度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患儿,女,2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喜蹲下、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及3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该患儿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儿3岁,自幼青紫,2岁会走路,经常走几步下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粗糙收缩期杂音,P2音减弱,有杵状指、趾,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男,2岁,因口唇发绀18个月来诊。有昏厥史。查体: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单一响亮。胸部X线片:靴型心影,双肺野清晰。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儿男,2岁,因口唇发绀18个月来诊。有昏厥史。查体:口唇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单一响亮。胸部X线片:靴型心影,双肺野清晰。确诊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患儿12岁,出生后半年发现发绀,且逐渐加重,体查:发育不良,有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减弱。该患儿诊断最可能是() 患儿女,2个月,生后即有发绀,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心脏彩色超声提示Taussig-Bing,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钳,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某4岁男孩,婴儿期开始发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及抽搐史。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Ⅱ级收缩期杂音,P 4岁男孩,生后半年出现发绀,哭闹时加重,喜蹲踞。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有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