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___。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8****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24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618****50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4424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主观题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___。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答案
主观题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浮,____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答案
单选题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条)含有的修辞手法是()
A.错综 B.避复 C.分承 D.互备
答案
主观题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促,____,可灸之。
答案
主观题
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
答案
单选题
太阳病发汗后,脉由浮变为沉迟,而仍身疼痛,当治以()。
A.小建中汤 B.桂枝汤 C.四逆汤 D.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E.桂枝附子汤
答案
单选题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脉浮缓”,与第39条“伤寒脉浮缓”意义相同()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单选题
在“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57条)”中据上文的“寸脉”可知下文的“下部脉”指()
A.关脉 B.尺脉 C.趺脉 D.人迎脉
答案
主观题
血痹轻证脉象见: 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寸口脉微涩,关上小紧|寸口脉沉而弱|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寸口脉浮而紧
答案
单选题
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与太阳伤寒证相符,此诊断思维方法是()
A.归纳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反证法 E.预测法
答案
热门试题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4条)标亿《新校正》:“停,一作微。”此条校勘属于()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肌然,脉反沉迟”者,治宜()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治宜()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若其人, 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33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 ,但呕者, 。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肌然,脉反沉迟",治宜()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治宜()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 ,与黄芩汤;若呕者, 。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治疗宜用()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者。治宜选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195条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______。虽下之,________,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疟病,脉弦迟者,治宜()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治宜()。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治宜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治宜选用下列何方?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2条)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_____。 患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的治法是 邪壅经络型痉证,如寒邪较甚,苔薄白,脉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为() 浮紧脉,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痹疼痛() 《伤寒论》中“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何方主之?()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