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949~1978年,为适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建立起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此时,建立新中国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包括( )。
①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③成立新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④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多金融主体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81****7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512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81****7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6513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判断题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形成的经济根源。( )
答案
判断题
计划经济体制有弊端,因此建国初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错了
答案
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单选题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答案
单选题
1949~1978年的30年间,为适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建立起了“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为平抑物价,稳定经济和金融秩序,人民政府遂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 B.建立统一的人民币制度 C.鼓励改造私人银行和钱庄 D.组建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的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
答案
多选题
我国50年代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因为当时()
A.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现代工业很少,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 B.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苏联的经验和影响 D.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
答案
主观题
论述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人民币汇率实行“双轨制”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
单选题
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是:
A.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B.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D.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答案
判断题
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是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的根源。( )
答案
单选题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A.完全错误的经济体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 B.注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导致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达到严重程度 D.成为战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
答案
热门试题
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集中体现在() 1986年,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这段话说明,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的问题有()。 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外贸企业凭()开展进出口业务。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指? 简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我国之所以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因为()。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方式是( ) 1984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了( )。 在当代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计划经济体制。( ) 一般来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其财政集中度要高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微观层面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是同一个概念() 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追求投资的过程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以下弊端() 到()年,我国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有几点?______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行政特点有(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