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王某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前,想找李某代考,李某说:“考试作弊已经入刑,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你还是自己去考吧。”李某拒绝代考的这一行为体现了法的哪项作用()

A. 强制作用
B. 指引作用
C. 评价作用
D. 预测作用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50****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483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950****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8484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王某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前,想找李某代考,李某说:“考试作弊已经入刑,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你还是自己去考吧。”李某拒绝代考的这一行为体现了法的哪项作用()
A.强制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预测作用
答案
判断题
刘某明知王某在高考中组织作弊,仍为其提供作弊器材。刘某的行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
答案
判断题
李某、张某在曹某某安排下分别持王某某、朱某某的身份证、准考证。以王某某、朱某某的名义参加某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代替考试罪()
答案
单选题
张某参加XX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考试中,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试卷密封线区域外,()
A.给予其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B.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C.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长期 D.不给予其处罚
答案
单选题
某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李某,其外侄要参加本次市区医院考试,外侄来到家中找他,希望他能给透露相关考试内容,李某应该怎么做()
A.当面拒绝,告诉他这样做不对,要维持考试的公平性 B.大致说下范围,不告诉具体考试内容 C.帮助找关系,让他免考 D.向人社局打招呼,取消其考试资格
答案
单选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共犯
答案
单选题
34.张某参加XX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考试中,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试卷密封线区域外,( )。
A.给予其当次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B.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C.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并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长期 D.不给予其处罚
答案
单选题
李某是考进某事业单位,聘用时双方约定花费2万培训费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如果李某辞职对其培训费进行承担。两年后李某辞职,李某应承担多数培训费用()
A.不承担培训费用 B.8千元 C.1.2万元 D.2万元
答案
单选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钱,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钱。李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共犯
答案
单选题
王某正在盗窃财物时,被李某发现,李某对王某说:“交出3000元钱,否则告发你。”王某被迫交给李某3000元钱。李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共犯
答案
热门试题
李某和钱某参加省教委组织的“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后省教委以“通报”形式,对李某、钱某等4名作弊考生进行了处理,并通知当次考试各科成绩作废,三年之内不准报考。李某、钱某等均得知该通报内容。李某向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省政府未予答复。李某诉至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07年真题] 李某和钱某参加省教委组织的"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 后省教委以"通报"形式,对李某、钱某等4名作弊考生进行了处理,并通知当次考试各科成绩作废,三年之内不准报考。李某、钱某等均得知该通报内容。李某向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省政府未予答复。李某诉至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李某和钱某参加省教委组织的“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后省教委以“通报”形式,对李某、钱某等4名作弊考生进行了处理,并通知当次考试各科成绩作废,三年之内不准报考。李某、钱某等均得知该通报内容。李某向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省政府未予答复。李某诉至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的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里没有,让李某向张某开,李某开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李某开枪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考试代考或者作弊会被取消录用资格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qiangzhi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qiang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qiang,李某开qiang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李某在某报关公司担任会计,2007年参加了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但未通过考试。因公司业务需要,李某今年8月开始借用本单位张某的报关员证向海关报关,( )。 99.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 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条 99.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 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条 99.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 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条 2015年11月下旬,某省在组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发现多起作弊行为:王某是某名校研究生,他代替李某参加考试,李某付给王某2万元报酬;赵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伙同张某、杨某、周某采取分工协作方式,由张某报名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后通过手机拍照将试题传出考场,杨某组织人员迅速做出答案,周某负责通过QQ、微信等方式向50余名考生销售答案,四人共同获利10余万元;陈某在考试时被监考老师发现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条 李某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后,李某可以 王某为了杀害张某,将装好子弹的抢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抢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抢,李某开抢将张某打死。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国家命题中心教授李某,针对今年的执业医师考试进行出题,其外侄要参加本次考试,外侄来到家中找他,希望他能给透露相关考试内容,李某应该怎么做() 学校考试作弊属于 ( ) 考试作弊的处理: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