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请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菩提心在相续中如何生起、护持,以至失坏后如何恢复等过程。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4****6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051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704****63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32052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热门试题
“倘若生起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此处的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为什么? 菩提心是()。 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 已生未退失礼乐众业 请引用教证说明,佛经中对轮回有哪些比喻?请解释其中任一比喻的意义。 (名词解析) 菩提心 什么叫愿菩提心?什么叫行菩提心?二者有什么区别? 以体态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属于() “菩提心能根除一切罪”与经中讲“定业不可转”难道不矛盾吗?请以教证、理证分析。 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论中说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那么舍利子尊者因地时舍弃了菩提心,为什么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请引用各大论师的观点具体分析。 请结合《华严经》的比喻,说明实修的重要性。 如果世间上发大乘菩提心的人越来越多,对我们国家、社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请以理建立。 论中说:“我们不清净的身体,如果有了菩提心,就会变得跟佛身一样。”若是这样,初发心的人为什么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请以理说明。 一个善良的人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吗?无论是与否,请列出理由或实例,以证明你观点的合理性。 菩提心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有了坚定的行菩提心后,纵然睡眠、放逸,功德也会不断增上,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请以教证、理证成立。 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保育员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的意义是什么?在工作上如何具体落实?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的意义是什么?在工作上如何具体落实 平时的行住坐卧中,怎样做才算是把菩提心运用到生活中了?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