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39****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76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839****72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176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浓HNO3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 HNO3有强氧化性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操作及现象:用铂丝蘸取某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结论:待测试液中一定含有钾元素,可能含有钠元素 B.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某无色溶液中通人过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产生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iO C.实验操作及现象:向品红溶液中通人某气体后,溶液褪色结论:该气体一定含有SO2 D.实验操作及现象:向足量NaOH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色沉淀结论:Fe(OH)3的溶解度大于Mg(OH)2的溶解度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将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到盛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瓶中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 木条复燃、 瓶中的氧气已收满 C.向某水样加入少量肥皂水、 有大量泡沫产生、 该水样一定是纯净水 D.锌粉和铝片中分别滴入同种稀硫酸、 锌粉放出气体的速度更快、 锌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中花,水中月”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老花镜的镜片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答案
单选题
下列操作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可将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C.往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D.进行分液操作时,应从上口倒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