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下列对表皮样囊肿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起源于残余胚胎上皮母细胞,又称胆脂瘤,多见于20~40岁者
B. 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其次是鞍区、中颅窝和脑室内
C. 肿瘤灰褐色,质地不均,胶冻状富含黏液,累及脑干及多组脑神经
D. T或MRI检查可见低密度病灶,密度低于脑脊液,边界清楚
E. 肿瘤缺少血供,易于切除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66****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120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466****84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18121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下列对表皮样囊肿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残余胚胎上皮母细胞,又称胆脂瘤,多见于20~40岁者 B.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其次是鞍区、中颅窝和脑室内 C.肿瘤灰褐色,质地不均,胶冻状富含黏液,累及脑干及多组脑神经 D.T或MRI检查可见低密度病灶,密度低于脑脊液,边界清楚 E.肿瘤缺少血供,易于切除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表皮样囊肿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残余胚胎上皮母细胞,又称胆脂瘤,多见于20~40岁者 B.中颅窝和脑室内 C.CT或MRI检查可见低密度病灶,密度低于脑脊液,边界清楚 D.肿瘤缺少血供,易于切除
答案
单选题
以下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tumors)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残余胚胎上皮母细胞,又称胆脂瘤或珍珠瘤,多见于20~40岁者 B.好发于桥小脑角区,其次是鞍区、中颅窝和脑室内 C.肿瘤灰褐色,质地不均,胶冻状富含黏液,累及脑干及多组脑神经 D.CT或MRI检查可见低密度病灶,密度低于脑脊液,边界清楚 E.肿瘤缺少血供,易于切除
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皮样囊肿临床特点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儿童,好发于脑中线部位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后颅窝 B.小脑蚓部最常见,其次是鞍区和脑室内 C.外观呈豆腐渣样,混有毛发和其他皮肤附件 D.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 E.CT检查高密度肿物,周边不强化,MRI在T1WⅠ和T2WⅠ均为低信号
答案
单选题
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下列不正确的是()。
A.手术切除时,宜包括表皮和囊肿周围的皮下组织 B.囊为单个或多个,基底可以移动,但与皮肤常有粘连 C.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D.多因外伤后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E.其囊壁为皮肤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无真皮组织层
答案
单选题
有关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下列哪项不正确()
A.幼稚性 B.与机体的不协调性 C.致瘤因素消除后停止增生 D.相对无限制生长
答案
单选题
就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下列不正确的是()。
A.手术切除时,宜包括表皮和囊肿周围的皮下组织 B.囊为单个或多个,基底可以移动,但与皮肤常有粘连 C.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D.多因外伤后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E.其囊壁为皮肤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无真皮组织层
答案
单选题
就表皮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言,下列不正确的是
A.囊为单个或多个,基底可以移动,但与皮肤常有粘连 B.多因外伤后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C.手术切除时,宜包括表皮和囊肿周围的皮下组织 D.其囊壁为皮肤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无真皮组织层 E.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答案
单选题
关于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由于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 B.受到外界的压力,可表现为吸收 C.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D.随牙齿的萌出而不断改建 E.较牙骨质更容易吸收
答案
单选题
有关对表皮囊肿的概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多因外伤后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B.囊为单个或多个,基底可以移动,但与皮肤有粘连 C.囊内充满角质物及毛发 D.囊壁为皮肤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的组织结构,无真皮组织层 E.手术切除时,宜包括表皮和囊肿周围的皮下组织
答案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