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燃烧,则碳和氢分别被氧化为CO2和H20,用已知重量的吸收从而计算有机物中碳和氢含量的方法是()

A. 气体容量法
B. 吸收容量滴定法
C. 燃烧法
D. 吸收重量法

查看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0****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98 如遇到问题请 联系客服
正确答案
该试题由用户390****57提供 查看答案人数:27599 如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

相关试题

换一换
单选题
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燃烧,则碳和氢分别被氧化为CO2和H20,用已知重量的吸收从而计算有机物中碳和氢含量的方法是()
A.气体容量法 B.吸收容量滴定法 C.燃烧法 D.吸收重量法
答案
单选题
催化氧化法测有机物中的碳和氢的含量时,CO2和H2O所采用的吸收剂为()
A.都是碱石棉 B.都是高氯酸镁 C.O2是碱石棉,H2O是高氯酸镁 D.O2是高氯酸镁,H2O是碱石棉
答案
多选题
测定有机物中碳、氢含量时,其中的碳、氢分别被转化为()。
A.O2 B.H2 C.H2O D.O E.HCl
答案
单选题
有机物在CO2气流下通过氧化剂及金属铜燃烧管分解,其中氮元素转化成()气体。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氮 C.一氧化二氮 D.氮气
答案
判断题
一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答案
单选题
某有机物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
A.正确 B.错误
答案
多选题
采用燃烧分解法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含量时,常用的吸水剂是()。
A.无水氯化钙 B.高氯酸镁 C.碱石棉 D.浓硫酸
答案
多选题
大部分可燃物都属于有机物,其中碳、氢、硫、磷燃烧时分别生成()等产物。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E.五氧化二磷
答案
单选题
在氧气中有机物发生充分燃烧的最终氧化产物为()
A.二氧化碳和水 B.一氧化碳和水 C.酯 D.酸
答案
单选题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若A含一个六碳环且可与NaHC02溶液反应,则环上一氯代物的种类为(  )。
A.2 B.3 C.4 D.5
答案
热门试题
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叫() 转炉煤气中会有60%左右的CO,40%左右的CO2,氮气及微量氧气和氧化物() 热力系统中的CO2主要是由有机物的分解生成的() 催化氧化法测有机物中的碳和氢的含量时,C02和H20所采用的吸收剂() 火炬燃烧排放物为含碳颗粒、CO、CO2、NOX、SO2、H2O等() 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叫“11”,也叫() 混合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后生成CO2气体() 测定有机物中碳、氢含量时,常用的吸水剂是()。 转炉煤气中会有60%左右的CO2,40%左右的CO,氮气及微量氧气和氧化物。 碳硫联合分析时在高温炉中通氧气燃烧,使钢铁中的碳和硫被定量氧化成( )。 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不可能是:①酸;②碱;③盐;④有机物中的() 吹炼终点时,[C]为0.08%,吹炼过程中90%的碳氧化成CO,10%的碳氧化成CO2。求100Kg金属料,原始含碳量为1%时,氧化消耗的氧气量是。kg() 成人骨组织的无机物约占1/3,有机物约占2/3;婴幼儿骨组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则分别占1/2。() 丙酮酸彻底氧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有几次脱氢氢应() 碳砖在开始和CO2作用,即C+CO2→2CO↑() 某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X+5O2→3CO2+4H2O,有机物X的化学式是() 煤主要由碳、氢、()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 有机物的共同特性是都可被氧化,常用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或有机物的含碳(C)量作为评价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等() 有机物的共同特性是都可被氧化,常用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或有机物的含碳量作为评价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有等() 某气态有机物10 mL,完全燃烧时需30 mL氧气,产生20 mL二氧化碳(相同状况下),该有机物可能是(  )
购买搜题卡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会员须知 | 联系客服
关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享30次免费查看答案
微信扫码关注 立即领取
恭喜获得奖励,快去免费查看答案吧~
去查看答案
全站题库适用,可用于E考试网网站及系列App

    只用于搜题看答案,不支持试卷、题库练习 ,下载APP还可体验拍照搜题和语音搜索

    支付方式

     

     

     
    首次登录享
    免费查看答案20
    微信扫码登录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登录成功
    首次登录已为您完成账号注册,
    可在【个人中心】修改密码或在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
    账号登录默认密码:手机号后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