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5月12日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459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5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鉴定聘请书一式三份。

    A

    B

  • 2. 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价值追求,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A

    B

  • 3.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

    B

  • 4.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中的“公安机关发现”指的是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A

    B

  • 5.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依照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

    B

  • 1. 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7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满1年时,甲又犯诬告陷害罪(应判处有期徒刑5年)。撤销假释后,对甲量刑的幅度是()。

    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7年以上12年以下

    C5年以上8年以下

    D8年以上10年以下

  • 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亚非各国进行贸易

    B唐朝时与东亚、西亚及东罗马帝国均有交往

    C明清时期中国与欧亚国家的交往十分频繁

    D鸦片战争前夕,中英正当贸易中国处于入超

  • 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为主的数值计算被称为科学计算

    B计算机应用可分为数值应用和非数值应用两类

    C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有两股信息流,即数据流和控制流

    D对信息(即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与传输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实时控制

  • 4. 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预算,都进行预算的重新评估来确定是否继续进行预算。这是哪种预算方式?()

    A可变预算

    B零基预算法

    C项目预算法

    D叠加预算

  • 5. 某公文处工作人员小张于2017年9月18日拟稿,9月19日交相关负责人核稿,9月20日由领导签发,9月21日发文,那该篇公文的成文日期应写()。

    A2017年9月18日

    B2017年9月19日

    C2017年9月20日

    D2017年9月21日

  • 1. 当驾车经隧道遇到纵火恐怖袭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沉着冷静,寻找避难所

    B严禁在车里避难

    C躲在车里不出来

    D马上就跑

  • 2. 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A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B坚持秉公执法

    C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D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样方地大小需依据植株大小和密度确定

    B样方调查主要是进行物种调查和覆盖度调查

    C一般可用物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

    D自然植被经常需要进行现场的样方调查,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0㎡以上。

  • 4. 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要是()。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行为领导

    D组织领导

  • 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

    A党的领导

    B执法为民

    C依法治国

    D德法并重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1.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4. 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5.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