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三)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138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什么?本站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为大家解答。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中,能缩小搜索范围的是( )。

    A使用逻辑运算符“OR”进行搜索

    B使用逻辑运算符“NOT”进行搜索

    C使用通配符进行搜索

    D使用含糊的词进行搜索

  • 2. 在PowerPoint中,如果要从一张幻灯片“盒状收缩”到下一张幻灯片,应使用()命令。

    A幻灯片切换

    B预设动画

    C动作设置

    D自定义动画

  • 3. 小张用Flash制作了一个动画作品,制作过程的部分截图如下图所示。如果将帧频改为6帧/秒,播放完“白云”图层中的动画内容需要的时间约为()。

    A1.6秒

    B8.3秒

    C4.2秒

    D20秒

  • 4. 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图实现的函数是(  )。

    A

    B

    C

    D 

  • 5. 在用word编辑文档的过程中,要一次性完成如下图所示的选择,需要配合鼠标使用的键是( )。

    AAlt

    BTab

    CCtrl

    DShift

  • 6. 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幻灯片打印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HWOCRTEMP_ROC10

    A每页纸张只能打印一页幻灯片

    B只能打印连续编号的幻灯片

    C可以将幻灯片打印到文件

    D“打印内容”选项有幻灯片、讲义和备注页三个选择项

  • 7. Flash动画的源文件扩展名是(  )

    Adoe

    Bgif

    Cfla

    DjPg

  • 8. 关于动态网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态网页就是指动态HTML,通过JavaScript和ASP都能实现动态网页

    B网页上只要有“动”的效果就是动态HTML效果

    C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浏览器的网页脚本编程语言,ASP是一种服务器编程技术

    DASP服务器运行完ASP程序后返回给浏览器的是ASP源代码

  • 9. 某视频的部分属性如下图所示(位深度为24),则1GB的硬盘空间可储存()个与其完全相同的视频。

    A1

    B2

    C3

    D4

  • 10. 下列将二进制数(10011)2转换成十进制数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1.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主要用于家庭上网的拨号设备,它的功能是实现( )。

    A数字信号的编码

    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的放大

    D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 12. 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

  • 13.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具有中心节点的网络拓扑属于(  )。

    A总线拓扑

    B星型拓扑

    C环型拓扑

    D网状拓扑

  • 14. 小张在制作PPT课件时,想在图片的上方空白处输入“马尔代夫”,但没有找到文本框,输入不了字。他该如何操作?()

    A鼠标双击图片上方空白处,即可输入字

    B鼠标双击图片,即可输入字

    C在编辑菜单中选择插入文本框后可输入字

    D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插入文本框后可输入字

  • 15. HTML文档头标签中,用于直接在HTML页面中为网页定义样式信息的是()。

    A<base>

    B<script>

    C<style>

    D<title>

  • 1. 简述ROM和RAM的区别与联系。
  • 2. 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述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依据。
  • 3.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 案例:
    某学校信息技术教研室开会时建议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因此谢老师在“认识Photoshop”这一节课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
    首先.他打开了各种格式图片文件,给同学们介绍了Photoshop的特点和主要功能,让学生熟悉该软件。
    接着,他提出“任务”,让学生们用Photoshop打开不同格式的图片素材,熟悉该软件。几分钟后,老师巡场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这项任务,有很多同学开始用自己带的U盘玩游戏或者听歌。谢老师觉得很沮丧。
    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谢老师使用的任务驱动法有什么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请给谢老师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 2. 案例: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内容。于是孙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尽量使用身边的事例来打比方,把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其步骤、方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复制、粘贴”时,学生容易把操作步骤混淆,前后顺序分不清,孙老师就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做例子——上课时,孙老师让学生选定要复制的内容,先用复印机把相关内容复印(即复制),再把复印的纸贴在需要的位置上。孙老师把复杂的步骤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方法有一个形象化的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整体感知,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
    (1)简要说明案例中的孙老师使用的是什么教学方法。
    (2)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哪几种教学方法?决定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 1.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计算机与信息安全
    教学分析: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节内容首先指出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引出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护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揭开计算机病毒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学会主动防范病毒,使学生认识到遵守使用计算机良好道德规范及提升网络信息防范意识的重要性。本节内容虽然以理论知识呈现,但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较大,不容忽视。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已掌握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相关知识)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写出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