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3月22日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1173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每日一练《广播电视业务》3月22日专为备考2023年广播电视业务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包括()和参与式。

    A出镜式

    B扮演式

    C旁观式

    D策划式

  • 2. 在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过程中,蒙太奇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手法。()的主旨是加强内涵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

    A复式蒙太奇

    B交叉式蒙太奇

    C积累式蒙太奇

    D表现式蒙太奇

  • 3. 某电台刘姓记者的报道中,需要教育部下发的一份公开文件。他向教育部快递了申请材料,两天后接到教育部电话回复,表示同意公开。又过了三天,刘记者收到了教育部快递的文件。刘记者能够顺利获得文件,完成报道任务,得益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1.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为()

    A引导的作用

    B指挥的作用

    C监督的作用

    D表态的作用

    E深化的作用

  • 2. 现场直播报道的优势包括()。

    A共时同步

    B过程体验

    C现场纪实

    D操作便利

  • 3.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常用结构有()。

    A金字塔式结构

    B纵式结构

    C递进式结构

    D逻辑关系结构

    E横式结构

  • 1. 下面是两则新闻导语,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种导语类型,并说明为什么。导语1:本报讯:“无论何时何地,心灵总会超越身体的限制,让我们一起自由飞翔……”今天晚上,在青岛大学体育馆举行的残奥帆赛闭幕联欢晚会上,“我们一同飞翔”的温情主题被唱响。本届残奥帆赛圆满收帆。导语2:本报讯:记者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初步查明,部分批次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蛋白含量人为加人的。目前,已经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卫生部正在全力以赴地排查食用婴幼儿奶粉的患病儿童,免费救治患儿。
  • 2. 以下材料出自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播出的《莫言: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段落。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次日,摄制组对莫言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是采访即将结束时的一段访谈,请分析这一段访谈的特点。记者:我知道您现在已经很累了,但我还是想套用一个现在中央电视台记者经常去问别人的问题,我想这个时候您具备回答这个问题的条件:您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记者:为什么?莫言: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记者:为什么您的思路异于平常人的思路?因为绝大多数人觉得这时候您应该高兴、应该幸福,为什么您反而觉得惊喜并且惶恐?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不幸福。记者:您现在的真实状态,最希望的状态是什么?莫言:我们结束采访。记者:嗯?好!现在就满足您。(笑声,结束采访)
  • 3. 请结合新闻采写原则,分析下则材料所反映的媒体现象及其成因。2011年12月底,某媒体以《北大校长肯定中国教育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为题,道了北大校长周其凤在长沙一中的演讲活动。该报道说,北大校长周其凤是湖南长沙浏阳人,因为敢讲敢说,数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在关于周其凤校长如何看待中美教育问题上,该报道该直接引用周其凤校长的发言:“对于现在很多人否定中国的教育,周其凤持不同态度,‘我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每一任总统都不懂得尊重人,总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如此看来,他们的教育是一塌糊涂的。”众多媒体纷纷以“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为标题,转载此报道,一时间关于北大校长不当言论的争议甚嚣其上。事后,人们发现,周校长的原话主要在肯定美国教育,同时指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他的讲话被媒体在报道时断章取义了。类似的情形时有发生,例如,媒体报道的新闻标题是“专家称地沟油不可能流回餐桌”,而事实上,该专家原话是“我国每年300万吨地沟油回到餐桌根本不可能”。
  • 1. 请将下列新闻材料改写成一则广播报道(字数1000字左右)。
    教育部拟调整44个汉字写法引争议
    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
    44个汉字“整形”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对于异体字,新研制的字表收入了51个异体字,主要用人名和地名,其中包括人名中常见的“喆”和“淼”。对异体字不再简单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此外,既然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为何这一次有6个繁体字纳入汉字表?对此,《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表示,现在恢复的繁体字都是必须恢复的,“比如硃砂的‘硃’,这是一个科技用字,但恰恰是一个繁体字,你不拿出来,有些科技地方就没有办法说,所以这个字不能不恢复。”
    网民反应:
    调查:逾八成认为“穷折腾”
    “44个汉字写法可能调整”,网友怎么看?其中,87.14%网友表示反对,认为此举纯为“这不穷折腾人吗?”;仅有2.69%的网友赞同,认为修改原因有理可依;另外有7.29%参与调查的网友持观望态度,但“希望有关方面仔细斟酌”,另有2.88%的认为无所谓,“反正现在都改用电脑了”。
    声音:要改就统一,否则就别动
    网友“踏叶逐风”认为,“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不断补充、完善,但对成型的、广泛使用的文字轻易改动,不可取。”另一位网友“禾水尹”也提到,现在是信息时代,要修改,涉及的面太广,会引起文字混乱。
    网友“兰花草”反问:“如果真的那样改,‘小’是不是该改成‘竖撇捺’呢?”她认为,要改就全部统一,不改就不要动,“一些改一些不改,我们这些都懵了,以后辅导娃娃写字都有问题。”
    新华时评:汉字“整形”需慎行
    据有关部门介绍,此次编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但是,已经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的常用字要不要改、怎么改,恐怕不能光考虑专家们所说的汉字“字理”问题,更重要的要看应用是否方便。
    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综观此次“整形”的44个汉字,绝大部分都具有通行度高、易于识别的特点,何必改头换面呢?
    此次推行新字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方便信息储存和管理,但是,一些字在“整形”后反而不规律、不统一,给应用徒添麻烦。例如“刹”和“铩”字中的“杀”字写法本来相同,在修改后写法却不一致了。这说明,此次修改在字的选择上并不成熟。
    在50多年简体汉字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新词的添加还是异体字的规范,每一次调整和改进都是建立在符合人们普遍的文字审美和使用习惯上。《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44个汉字要不要“整形”,值得有关方面仔细斟酌。
  • 2. 根据所给材料撰写一则(或电视)新闻导语。北京市卫生局将严厉打击餐饮行业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召开会议对2010年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计划了今年的卫生法制监督工作。针对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卫生局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和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三阶段采取八项措施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行业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对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自查自纠,要求有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机构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备案并在店堂内醒目公示,增加食品添加剂抽样检测力度,对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按照上限实施处罚等。饮食服务单位也相应做出了倡议与承诺,在会议上,华天饮食集团副总经理高文慧向全市餐饮企业发出了倡议,眉山东坡酒楼等九家餐饮企业代表现场签订了承诺书,承诺将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食品添加剂方面严格律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3. 根据下列新闻,写一则约600字的电视新闻评论。
    高考考生家长收到11封大学录取通知书
    如今高考录取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上线的考生们都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但居住在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南隅路的高考生小林就遇到了一件奇怪事:从8月初至昨天为止,他的爸爸竟然连续收到了11封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令人啼笑皆非。
    小林是今年新会一中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的高考成绩入本科A线,早就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正规录取通知书。不过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和家人身上,从8月初开始,陆续来自各地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他家里。
    “大概在8月初开始到如今,共收到11封,我完全没报过这些学校的,而且都没有联系过。”小林说,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写的竟然是他爸爸林先生的名字,“觉得很奇怪和惊讶,为什么爸爸都一把年纪了,这些学校还待他当作学生来招收?估计是这些学校从其他渠道获悉我的资料后,把爸爸与我的资料混乱了,错把爸爸当考生。”
    记者发现,这些发出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位于粤西地区的,基本上都是中专、职业技术之类的社会民办学校,与正规大学相去甚远,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提出各种各样令人心动的优惠条件,像一张录取通知书上写着“享受用人单位补助的各种优惠政策”;另外一张还附带着劳动合同;还有一张表示要向林先生提供2500元的奖学金,毕业后岗位工资在2800元至12000元不等,还可享受户口迁移和集团分房政策......
    很明显,这些录取通知书都是冒牌的,“而且还有什么助学金,天上哪会掉下这么大的馅饼啊?担忧资料泄露出去搞出很多麻烦事来。”小林不无担心地说。
  • 1.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 2. 简述假新闻的危害。
  • 3. 简述确定新闻栏目编排思想应注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