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五)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50分钟

已答人数:44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想要顺利的通过考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快来做下这套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试题(五)的模拟试卷吧。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井下电气保护措施中,俗称的三大保护是( )。

    A过电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B电压保护、综合保护、接地保护

    C单相断线、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D风电闭锁、综合保护、漏电保护

  • 2. 矿井内人力推车1次允许推()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A1

    B2

    C3

    D4

  • 3. 在高温作用下,一定浓度的瓦斯与空气中的氧气会发生激烈复杂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而这些热量又能够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从而形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每秒可达数百米)向外冲击的冲击波,同时伴有声响,这就形成了瓦斯爆炸。瓦斯的爆炸浓度范围是( )。

    A5%~15%

    B5%~16%

    C5%~17%

    D5%~18%

  • 4. 矿井通风系统是指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装置和通风控制设施的总称。根据局部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分为()

    A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B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C中央并列式和中央分列式

    D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 5. 井上、下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并遵守相关规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和电机车架线,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防雷电装置

    B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及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C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及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可以根据需要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D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特别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严重事故

  • 2. 瓦斯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包括有()。

    A瓦斯浓度

    B高温热源

    C氧气浓度

    D空气中浮游煤尘

    E惰性气体

  • 3. 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包括()。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E受害群众未得到赔偿不放过

  • 4.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级别最终上报至()。

    A国务院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B省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C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

    D县级安监部门

    E属地安监科

  • 5.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条件。

    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D必须是事故调查方面的专家

    E参加过事故调查工作

  • 1. 7月28日,某煤矿掘进队作业人员一部分在平巷掘进,一部分人在上风眼运料。由于绞车信号失灵尚未修好,工作面又急于施工,就用人喊话联系提料,但局部通风机距离绞车较近,噪声较大(局部通风机没安消声器),喊话听不清,便关闭局部通风机进行喊话联系运料。 6时15分时,人员全部升井。二班工人8时30分到达工作面,发现局部通风机停风时,没人处理,当班副队长即派人修理打点信号,该名工人接到任务后,怕麻烦、图省事,在无风地点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当场伤亡多人。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2、简述关于瓦斯排放管理的规定。 3、瓦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斯发生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4、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 2. 2004年4月30日,乌海市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87.5万元。 该矿井田面积为0.144km2,煤种为肥焦煤,矿井主采煤层是16号煤层,可采储量为105.66×104t,煤层均匀厚度为8m,倾角为9°~11°。矿井最大涌水量为80m3/h,均匀涌水量为30m3/h。经2003年度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煤的自然发火期为6~12个月。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104t/a,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井下采用非正规方式采煤,爆破落煤,人工和装载机装煤,机动三轮车运煤至地面。 通风方式为抽出式,主要通风机采用BK54-4NO9型11kW轴流式风机,备用通风机为5.5kW轴流式通风机,井下使用2台5.5kW局部通风机为掘进工作面供风。矿井采用二级排水,总水仓使用2台22kW的水泵向地面排水,事故发生前,矿井昼夜排水量约2000m3。 该煤矿在2003年煤矿安全程度评价中,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被评为D类煤矿后,有关部门给该矿下达了停产整顿指令。事故发生前,该矿未执行有关部分下达的停产指令,违法组织生产长达4个多月。2004年4月30日早班,带班班长何××带领31名工人(安全工1名,爆工2名,三轮车司机16名,装车工12名)进井作业,分布在8个工作面出煤。约9时20分,爆破工刘某某、梁某某在西巷工作面爆破时,发生透水事故。在距透水点30m处躲炮的三轮车司机黄某某和在四周工作面作业的工人,听到爆破声的同时发现有水涌进所在工作面,于是立即向地面逃生。17名矿工跑出地面,并向该矿负责人报告了事故。 至此,井下其余15名矿工被困。事故发生后,乌海市及时成立了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了具体抢险救灾方案,立即展开抢险工作。同时,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成立了事故抢险救灾专家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救灾方案,经多方努力,至2004年6月8日,抢险工作进行了38天,找到了13名遇难矿工,其余2名遇难矿工下落不明。2004年6月8日上午,事故抢险指挥部组织有关部分职员再次下井对其余2名遇难矿工进行现场搜寻,但仍未找到。 抢险指挥部研究决定,抢险工作可以结束,认定2名遇难矿工下落不明。已找到的13名遇难矿工和2名下落不明矿工的善后事宜均已妥善处理完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起事故发生的原因。 2、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依照什么原则进行? 3、局部透水征兆有哪些? 4、简述探放水原则。
  • 3. 2005年12月7日15时14分,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2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70.67万元。 事故发生后,井下未探查区域有害气体严重超标、有爆炸危险,在下落不明矿工无生还可能的特殊情况下,抢险救援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井下救援行动。2005年12月12日开始,实施了对矿井“注水淹没,消除火源,排出瓦斯,然后追排水,恢复系统,进行处理”的救援方案。由于调查组不能进行井下现场勘察,12月26日事故调查工作暂告一段落。 2006年9月12日,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并升井,现场抢险救灾和巷道清理工作全部结束,具备了下井勘察条件。2006年9月15日,调查组再次进驻,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该矿井的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主井和副井井口标高均为+24.3m,井底车场水平为-294m。主井装备3t箕斗用于提升煤炭。副井装备1t矿车单层单车罐笼,用于提升矸石、物料及人员。 事故发生前,井下主要有10个作业点。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使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矿井总进风量为1696m3/min,总回风量为1750m3/min。该矿甲烷含量为0.04~0.39m3/t,二氧化碳相对通出量为0.11~0.26m3/t,原设计为低瓦斯矿井。可采煤层属高挥发分煤种,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11、煤12-1、煤12-2下3层煤易自燃,煤9-2、煤12-2上、煤12下为不易自燃。 矿井无冲击地压威胁。该矿未建立综合防尘系统。各采掘工作面、转载点均未安装喷雾洒水装置,巷道未进行定期冲洗和清扫,井下未设置隔爆棚和风流净化设施,未开展煤层注水工作。该矿井装备了安全监控系统和瓦斯断电仪,但安装调试完后,瓦斯传感器、断电仪从未调校过。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请列出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
    3、为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高瓦斯矿井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其结果应向哪些机构上报?
    4、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