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3月6日

考试总分:2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75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共基础知识》3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A

    B

  • 2. 教唆犯罪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而不能是消极的不作为。

    A

    B

  • 3. 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A

    B

  • 4. 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A

    B

  • 5. 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A

    B

  • 1. 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敢于进取追求财富的冒险精神。

    A《鲁滨孙漂流记》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匹克威克外传》

  • 2. 人们常说“管理要学会给员工以成就感”。这实际上是管理学()的运用。

    A系统原理

    B能级原理

    C效益原理

    D激励原理

  • 3. 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

    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的状况

  •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海底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受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核泄漏。核电安全再次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核能开发的过程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停止开发核能,因为开发核能会带来核泄漏,弊大于利

    B核能是一种稳定、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其他新能源不可能替代的

    C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发核能是利用可控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D核能开发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有泄漏也是无污染的

  • 5. 以下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省民政厅、省军区

    B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xx大学

    C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

    D省民政厅、省政府、省公安厅

  • 1. 下列情形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A破坏铁路轨道致乘客多人受伤死亡的

    B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C挖掘水库堤坝导致决堤,造成多人伤亡

    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

  • 2. 执法公正包括()。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事实公正

    D法律公正

  • 3. 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A产生渠道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效力不同

  • 4.
  • 5. 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应贯彻的刑事基本原则有()。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依法行使职权

  • 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幵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问题:请谈谈你对“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的理解。
  • 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 3.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
  •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B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4. 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 潘某经朋友侯某介绍认识李某,潘某答应借给李某十万元,由李某向潘某出具借条写明“今借潘某人民币十万元整,利息一分”,落款为李某。应潘某要求,侯某出具字据,上书“如果李某不归还潘某借款,由本人负责。”落款为侯某。潘某在给李某钱时预先收取了第一年的利息一万元,李某实际只拿到9万元。一年期满后,潘某要求李某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李某手头较紧,希望潘某宽限时间,潘某感到李某经济状况不佳,遂要求李某尽快归还十万元,经过半年8次催要,李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还款,于是潘某将李某诉告法院,要求李某返还十万元欠款,并按年率10%支付利息。案件开庭后,李某在法庭调查阶段表示自己书写的借条金额十万元不真实,被潘某扣了一万元利息实际只借得9万元,自己做生意已经全部赔光,无钱归还。另外借条上的“利息一分”指的是“一分钱”现在自己只欠潘某一分钱利息。另潘某的诉讼代理人在庭外调查发现李某在庭审开始前3天将自己一块价值5万元的手表公证赠与其女友秦某,现李某名下并无财产。

    5. 如果你是本案法官,借条中的利息约定应按年利10%还是一分钱来判定?为什么?  
  • 1. 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 1.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哪些?
  • 2. “两学一做”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