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及答案(一)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120分钟

已答人数:31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最新考试题目已经为大家整理到了中学综合素质考试题及答案里面,不要错过哦。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的年龄大小按照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A②④①⑦⑤③⑥

    B④②③⑥①⑦⑤

    C⑥⑤③②④⑦①

    D②④⑤①⑦③⑥

  • 2. 当启动Excel2007后,Excel2007将自动打开一个名为(  )的工作簿。

    A文档1

    BSheet1

    CBook1

    DExcel1

  • 3. 在Word的编辑状态,被编辑文档中的文字有“四号”“五号”“16磅”“18磅”四种,下列关于所设定字号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四号”大于“五号”

    B“四号”小于“五号”

    C“16磅”大于“18磅”

    D字的大小一样,字体不同

  • 4. (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A人的全面发展

    B教师专业发展

    C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D以人为本

  • 5. 关于茶文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印度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国家

    B陆羽以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被称为茶圣

    C茶兴于唐,盛于宋

    D花茶是用茶叶和香茶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

  • 1. 家长会后,学生家长甲、乙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家长甲:“还是袁老师刚才说得对,他写不完作业,就不让他睡觉!这一招可真灵,现在他一放下书包一准写作业。看来孩子不爱学习,咱们这些做家长的是该想想办法。”家长乙:“对。还是袁老师有见识,他说现在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前途,对孩子必须用强制手段。家长在管孩子上一定要硬气一点,不要心软。所以,我在家准备了教鞭,立了家规,不听话就让他挨鞭……”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袁老师的行为。
  • 2.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鲁迅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求神拜佛”的实质是什么?其危害性又是什么?
    (2)文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谈谈你的理解。
  • 3. 材料:哲人告诫我们:“人生的最佳状态,是保持轻度的贫困。”仔细品味,颇有深意。推而广之,适度地容纳对立,或许应当是事物的最佳状态。犹如太极图,白鱼中必须有黑“眼”,黑鱼中又需要保留一点白。
    事物的转化往往就是从这“眼”开始的。俗话说,欲壑难填。生活中保留某种程度的不满足,不仅无害,反而有益。饭前轻度的饥饿感可以刺激食欲;劳作后轻度的疲劳感也许睡得更香;谋事时轻度的焦虑感反能时刻铭记在心,有利于事成;繁忙时轻度的紧张感也许可防止怠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市场上某种商品轻度的紧缺反而促进人们的购买热忱;爱书人书款轻度的偏紧反能不断地保持他对书的渴望;聪明人轻度地保持点糊涂也许显得更宽厚大度;性格上轻度的固执也许不至于人云亦云地随波逐流;甚至于一个人轻度地“怪”,没准反能促成他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只有适度地容纳对立面,才能有利于主体的稳定存在。正如一个人若总是生活在无菌环境中,他绝不会有健全的抗病能力。为了预防罹病,必要时还要种点牛痘,打点卡介苗,人为地引进点对立物,使体内产生抗体才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事业有成之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对立方面借点灵笈,以作“添花”之笔。武将若会吟诵几首诗,便透出几分风雅,被人称为儒将。文人再会舞弄两下剑,则更显其风流倜傥,别有一番丰采。善玩权术的若故意风传出几件呆拙趣事,便显得大智若愚。痴人若有一项绝技在身,则心无旁骛,其艺更精。有时过于饱满,过于纯粹反而是一种“病态”。整日饱食则心愈塞、年愈损、气愈滞。独生子女食品极大丰富反而使他们挑食厌食,营养不良。买书手头宽绰(再加上有人赠书),坐拥书城也许倒不急于去读。商品极其充分,堆满货架,反而吊不起人们的购买欲。睡眠太过,人反而昏昏沉沉,越睡越懒。一个人如果样样都得到满足,什么都不缺了,倒反而造成最大的缺失——进取心。
    摧毁一个人某种渴望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过度地满足他,使他感到厌腻。以前私人油酱店老板为防止伙计偷吃芝麻酱就用过这样的招数。我们有时宣传一个人总喜欢把他夸到完美无缺、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把这个人神化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这就让人感到太虚假、太绝对,不可信、不可亲,反而失去感召力。“水至清则无鱼。”绝对的纯粹总是最干巴巴,最缺少丰采,也是用途最少的。绝对纯的铁在化学上反而很有惰性,不易生锈,用途也很少。只有加入各种不同成分后,才成为具有多种用途的特种钢材。绝对纯的硅、锗只有经过极微量特种元素的人为掺杂才能成为半导体材料。
    人体也必须要有点杂七杂八的“微量元素”才能维持健康。台风、寒流有害,但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它们的调节作用,地球上将冷处极冷、热处极热,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尘埃可恨,但天空绝对干净,缺少这些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再浓厚的云层也不会凝成雨滴,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下雨,小溪也不会汇成江河,所有土地只能是沙漠。可以说,大气中若没有灰尘,就不会有生命,更不会有人。事物总是“相反者相成”,看似相互对立的事物又自有其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聪明之人。自当时刻注意——在方方面面适度地容纳对立!(摘编自詹克明《适度地容纳对立》,有删改)
    问题:(1)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在论述“适度地容纳对立”这一观点时,其结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1000字。